丁奉:江東十二虎臣之一,見證了三國的盛衰興亡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丁奉:江東十二虎臣之一,見證了三國的盛衰興亡

你真的瞭解丁奉嗎?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丁奉在十二虎臣當中,是年紀最小、出道最晚,但卻是唯一一個經歷了東吳四位君主的武將。他出仕於東吳大帝孫權末期,建功於吳少帝孫亮時期,稱霸於吳景帝孫休時期,沒落於吳末帝孫皓時期。他的這一履歷,在東吳諸將當中可謂是十分耀眼、獨樹一幟。

據《三國誌‧丁奉傳》中記載,丁奉是孫權末期出仕的小將,以驍勇善戰聞名,曾先後在甘寧、陸遜、潘璋等將帳下效力。每次隨軍出征都勇冠三軍,在攻城略地的過程中,披荊斬棘、屢受創傷,「身被創夷」。他就是這樣憑著戰功的積累,慢慢升到了偏將軍。到吳少帝孫亮繼位之後,被晉陞為冠軍將軍,冊封為都亭侯,自此成了一名有爵位的東吳將領。

從這一段記載當中,乍一看他的特點跟凌統十分相似,都是那種勇武膽大且有些憨直的武將。他的這一特點在「東興之戰」中表現得比較突出。

吳建興元年(公元252年),孫亮剛繼位不久,魏國就派遣諸葛誕、胡遵等率部征討東興。當時的東吳太傅諸葛恪率軍迎敵,丁奉受命隨軍出征。在行軍途中,東吳諸將都紛紛拍諸葛恪的馬屁:「如果魏軍聽說是您親自掛帥出征,等到我們上岸的時候,他們就全都望風而逃了。『敵聞太傅自來,上岸必遁走』。」

此時,唯有丁奉提出了不同的意見:「我看未必。魏軍此次調集了許昌、洛陽的幾乎全部兵力大舉壓境,沒有達到目的怎麼會輕易撤退呢?我們不能指望敵人會不戰而退,而應當做好萬全的準備才能克敵制勝。『無恃敵之不至,恃吾有以勝之。』」從這一段對話就能夠看出,丁奉這個人在性格上有點憨直,說話直截了當。

諸葛恪率部上岸之後,命丁奉、唐咨、呂據等沿著水路繼續向西進發。由於大軍行動遲緩,丁奉對手下部將們說:「部隊行進速度太慢,萬一讓敵人提前佔據了有利地形,對我們就非常不利了。『若敵據便地,則難與爭鋒矣。』」於是讓前軍讓出水道,帶著自己的三千人馬藉著勁風疾馳前行。

當他趕到徐塘的時候,由於天寒地凍,魏軍諸將認為吳軍不可能在此時出戰,所以都聚在營帳中把酒言歡。丁奉觀察了敵營的情況之後對部將們說:「取封侯爵賞,正在今日!」於是脫下笨重的護甲,手持短兵率部發動了奇襲,突破了魏軍的前部營寨。後來唐咨、呂據等將率部抵達後,吳軍勢力更勝,魏軍全線潰退。通過丁奉在整個「東興之戰」中的表現,我們就能看出來丁奉的特點:不僅武猛膽大,並且很有謀略和長遠的戰略眼光。

丁奉在孫亮時期開始建功立業,因數戰奪功被晉陞為左將軍。到了孫休時期,因為幫他除掉了權臣孫綝而一舉奪冠,成為了當時武將中的魁首。據《三國誌‧丁奉傳》記載,太平三年(公元258年),權臣孫綝廢除了吳少帝,吳景帝孫休繼位。孫休繼位之後,在孫綝的威懾之下日子過得戰戰兢兢,於是就與左將軍張布謀劃,想要除掉孫琳這個威脅。張布說:「丁奉雖然識字不多不能書寫成文,但是膽識和計略超乎常人,『能斷大事』。」於是孫休便密召丁奉,將心中的想法告訴了他:「孫綝制霸朝野已久,恐怕將來還會再生禍端,『欲與將軍誅之』。」

丁奉受命之後向孫休獻計:「孫綝通過多年的經營,其黨羽早已遍佈朝野,明面硬扛恐怕難以將其悉數拿下。可以借臘月祭祀,邀請他伴駕同行,命陛下親兵將其誅殺。『可因臘會,有陛下兵以誅之也。』」孫休採納了丁奉的計策,邀請孫綝一同參加祭祀,在他毫無防備的情況之下命丁奉、張布將其擒獲誅殺,隨後又在朝野之中將孫綝的眾黨羽一併收服。此事過後孫休論功行賞,丁奉被晉封為大將軍加左右都護,成為了東吳眾將中的魁首,達到了人生中的頂峰。

至於丁奉沒落於孫皓時期的原因,在《三國誌‧丁奉傳》中也有所提及,「奉貴而有功,漸以驕矜」。這可能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因為他生前的地位太高,所以也免不了遭受嫉妒,有人故意在皇帝面前詆毀的緣故。不過這也印證了我們常說的那句古語: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人在至高處,高處不勝寒。當一個人到達人生巔峰的時候,難免會有一點志得意滿、持功自傲的意識形態。但不管怎麼說,丁奉在江東十二虎臣當中,始終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