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幾百年都沒缺糧,為什麼偏偏到諸葛亮這邊那麼缺?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戰國七雄幾百年都沒缺糧,為什麼偏偏到諸葛亮這邊那麼缺?

若問今天三國誰最有知名,諸葛亮算是榜上有名了。不懂歷史的人也都知道有個諸葛亮,雖說不上來他的事跡,但深知他是個聰明、有大智慧的人。

西晉史學家、《三國誌》的編撰者陳壽曾說諸葛亮:進則龍驤虎視,包括四海;退則跨臨邊疆,震盪宇內。從這評價中,不難看出諸葛的才能與人品。

劉備在他的幫助下拿下益州荊州,劉備兒子劉嬋也得到他的輔佐。為報先帝知遇之恩,諸葛亮生前幾次北伐,最終命喪北伐路上。

諸葛亮北伐也很注重聯動孫吳,可惜最後的結果依舊不盡如人意。大多是因為糧草問題而不得不撤軍。我們都清楚,在那樣的冷兵器時代,戰爭時雙方戰士的多少對結果有很大的影響(排除以少勝多案例)。

蜀國人口還不到一百萬(可想而知軍隊人數和曹魏的差距),但處於戰爭需要,在不到一百萬的人口中,軍隊就十萬。還有四萬左右的官員,這些人都是要全國人民供養的。這樣算下來,蜀國六個百姓就要供養一人。

諸侯爭霸的時代,國力、軍力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不知你有沒有發現,戰國七雄時不時就幾十萬軍隊出擊,還糧草足夠。戰國時,各個諸侯間戰爭不斷,天天忙的就是打仗。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準備打仗的路上。

趙國在長平之戰中被秦國打敗,戰後被殺的就有四十萬士兵。弱弱的韓國地不大,兵力卻也有三十萬。諸葛亮帶的蜀漢不僅有糧倉益州,領土也遠遠大於韓國,怎麼就那麼缺糧食呢?原因何在?

最根本就是兩個字:軍制!先看看戰國時期,他們全民兵役制。國家穩定沒有戰爭的時候,守城池的依舊在崗,其餘的全部回家種地。如果要打仗了,所有人便回到崗位。這樣一來,國家的發展得到了保證,兵力也得到了保證。

而三國的士兵就是全職士兵,除了打仗,沒有別的事,更不會參加勞作。這裡就有很大的弊端,曹操最早發現這種兵制的不妥,並推行屯田制。蜀國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早就晚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