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原是如何拒絕曹操的配婚的?他的一生有著怎樣的經歷?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邴原是如何拒絕曹操的配婚的?他的一生有著怎樣的經歷?

大家好,這裡是三國網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邴原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邴原,男,漢族,約公元153年生,壽命約63歲。屬相蛇,星座約為巨蟹座,山東臨朐人。曹操的奇葩想法:兒子早逝想配下屬女兒冥婚,這可咋辦?

《三國誌·魏書·邴原列傳》記載「原女早亡,時太祖愛子倉舒亦沒,太祖欲求合葬,原辭曰:合葬,非禮也……」

邴原的女兒早亡,當時曹操的愛子曹沖也是不幸夭折了,就是曹沖稱象的曹沖。曹操想讓曹沖和邴原的女兒合葬,也就是配冥婚。邴原卻說了一番話:

「合葬,非禮也。邴原我之所以在明公這裡能保全自己,明公您之所以這樣厚待我,是因為我能秉持法則而不改變啊。若是這一次聽從了明公的命令,那就是平凡庸俗的人了,明公怎麼還能做呢?」

曹操聽到這種據理力爭的言辭,也就沒有再堅持自己的意見。冥婚,就是為死了的人找配偶,尤其是少男少女更多。冥婚早在漢朝以前就有了,《周禮》曾經明確反對:「禁遷葬與嫁殤者。」

「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虛人也。少與管寧俱以操尚稱,州府辟命皆不就。」

邴原年少的時候,和管寧一起因為節操高尚知名。時人號稱華歆、管寧、邴原為「一龍」:華歆為龍頭,邴原為龍腹,管寧為龍尾。對州府的各種徵召命令,邴原和管寧都沒有赴任。

《世說新語·德行一》記載「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管寧和華歆同在園中鋤草。看見地上有一片金,管寧依舊揮動著鋤頭,像看到瓦片石頭一樣沒有區別,華歆高興地拾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寧的神色後又扔了它。

曾經,兩人坐在同一張蓆子上讀書,有個穿著禮服的人坐著有圍棚的車剛好從門前經過,管寧還像原來一樣讀書,華歆卻放下書出去觀看。管寧就割斷蓆子和華歆分開坐,說:「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這就是成語「管寧割席」的典故。管寧和邴原是同鄉,他一生隱而不仕,在遼東講學,弘揚儒家禮儀,曹魏幾代帝王數次徵召,管寧都沒有答應,最後84歲壽終正寢。

而華歆的官是越當越大。漢靈帝時舉孝廉出仕,後升任地市級的豫章太守。孫策率軍南下,華歆舉郡投降,被奉為上賓。丞相曹操討孫權時,授華歆為軍師。

曹丕即魏王位後,拜華歆為相國,封安樂鄉侯。曹魏建立後,其相國職名改稱司徒。魏明帝即位,升任太尉,晉封博平侯。陳壽在《三國誌》中評價他「魏氏初祚,肇登三司,盛矣夫!」

黃巾軍起兵,邴原帶著家人親屬進入東海,住在郁洲山中。當時孔融擔任北海相,推舉邴原有道義。邴原認為黃巾軍正是興盛之時,就到了遼東郡,他跟同郡人劉政都有勇氣膽略豪俠之氣。

遼東太守公孫度忌憚又厭惡劉政,想要將他殺掉,將他全家老小都拘捕收押了,劉政得以逃脫。公孫度告知遼東各縣說:「有膽敢窩藏劉政的人,和劉政同罪論處。」

劉政情況窘迫又危急,前去投奔邴原,邴原將他藏起來一個多月,當時的東萊郡太史慈正要返回,邴原就將劉政托付給他。

然後對公孫度說:「將軍您不久前想要殺掉劉政,因為把他當做自己的禍患。現在劉政已經離開了,您的禍患不是已經消除了嗎?」

公孫度說:「沒錯。」邴原說:「將軍您忌憚劉政,是因為他又智謀。現在劉政已經免於一死,他將會用他的智謀了,怎麼還要扣押劉政的家人呢?不如赦免他們,不要再多加一層仇怨。」

公孫度才釋放了劉政的家人。邴原又出資把他們送到劉政家裡,讓他們都能回到故地。邴原在遼東郡,一年之中前往邴原居所想要依附的有幾百家,遊歷學習的士人,教學講授的聲音,從未斷絕。

後來邴原得以返回故地,曹操徵召他擔任地市級的司空掾。這期間,就出現了曹操為子曹沖配冥婚的一幕,被邴原婉拒。曹操很器重邴原,調任他代理丞相徵事的職務。

崔琰擔任省部級的東曹掾,在他推讓官職的奏本裡記著:「徵事邴原、議郎張范,都秉持德行,純良美好,志向行為都忠誠正直,他們的清廉潔淨足夠用來激勵世俗之人。」

邴原代替涼茂擔任省部級的五官將長史,在家閉門不出,堅守本心,不是公家事務就不參加。公元215年,曹操征討東吳時,邴原跟隨出發,後來去世了。

國學名篇《千字文》有言「詩贊羔羊」,直譯為詩經讚美小羔羊。明代的《禮讚》記載「邴原少孤,數歲時,過書捨而泣。師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傷,貧者易感……」

邴原小的時候,父親去世了。幾歲時,從書塾經過就開始哭,書塾的老師問他說:「孩子,你為了什麼哭?」邴原回答說:「孤兒易傷心,貧窮易感懷。凡是能夠讀書的人,都是一些有父母的孩子。

我一是羨慕他們有父母親,二是羨慕他們能夠上學。內心感到十分悲傷,所以就哭了。」老師哀憐地說:「孩子如果你想學習,讓我傳授你知識吧,不收你的學費。」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