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在東吳有什麼政績?他為什麼能其他三位都督並稱?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魯肅在東吳有什麼政績?他為什麼能其他三位都督並稱?

魯肅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三國網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三國時期,三股勢力鼎足而立,而要說三方的人才,那就不得不提曹魏的五子良將,蜀漢的五虎上將,以及東吳的四大都督。前兩個知名度都很高了,至於東吳四大都督,這四個人就是周瑜、呂蒙、陸遜、魯肅。而在這其中,前三個人可以說功績都是眾所周知的,唯獨第四個人魯肅,似乎很少聽到他有什麼功績啊?那麼,魯肅在東吳,究竟有什麼樣的貢獻呢?

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曹魏擁有張遼等五子良將,蜀漢有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魏延等大將,而對於東吳來說,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這四位大都督同樣非常耀眼。就東吳四大都督來說,周瑜火燒赤壁,奠定而來三國鼎立的格局;呂蒙擊敗關羽,奪取了荊州;而陸遜則在夷陵之戰中擊敗了劉備。與此相對應的,魯肅似乎沒有什麼比較耀眼的功績。那麼,問題來了,魯肅憑什麼和周瑜、呂蒙、陸遜相提並論呢?

首先,在赤壁之戰後,周瑜病危,寫信給孫權,推薦魯肅代替自己。在周瑜去世後,魯肅雖然掌握了一定的兵馬,但是,指揮作戰不是魯肅擅長的地方。對於魯肅來說,之所以可以和周瑜、呂蒙、陸遜相提並論,並且受到孫權的重用和信任,主要是魯肅在戰略謀劃上的一流能力。東漢末年,周瑜和魯肅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在孫策去世後,周瑜馬上向孫權推薦了魯肅。在周瑜看來,魯肅有才幹,可為輔佐之臣,也即對魯肅有非常高的評價。

在東漢末年,諸葛亮的「隆中對」為劉備指明了方向,成為劉備能夠建立蜀漢的重要戰略規劃。與此相對應的是,對於孫權和東吳,也有自己的「隆中對」,也即「榻上策」。榻上策是魯肅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時,與孫權合榻對飲時,對孫權提出了與諸葛亮的隆中對(發生於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相似的治國對策。由於其是在榻(一種狹長而較矮的床形坐具)上進行的對話,因此得名。對於魯肅的「榻上策」,在時間上要早於「隆中對」,其戰略方針是佔據長江以南,從而成就劉邦一樣的事業。

在赤壁之戰之前,曹操大軍南下,對於當時的江東來說,主降派佔據了上風。在此基礎上,魯肅、周瑜等人力排眾議,堅持了聯合劉備抵抗曹操的方針,為赤壁之戰的勝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對此,裴松之在《三國誌》註釋中,明確表示「劉備與權並立,共拒曹操,皆肅之本謀」。「建計拒曹公,實始魯肅,於時周瑜使鄱陽,肅勸權呼瑜,瑜使鄱陽還,但與肅暗同,故能共成大勳。」由此,對於赤壁之戰的勝利,雖然離不開周瑜等將領在前線的作用,但是,對於魯肅、諸葛亮等謀劃之人,也起到了自己的貢獻。

最後,在赤壁之戰後,魯肅主張將荊州借給劉備。雖然從短期上來看,這讓東吳損失了一定的利益。但是,從長期來看,確保劉備勢力的存在,有助於共同抵抗強大的曹操。而且,劉備佔據荊州,也為東吳一方分擔了非常大的防禦壓力。

換而言之,在聯吳抗曹這一戰略上,魯肅的眼光更為長遠,其戰略謀劃能力無疑要在了呂蒙、陸續、周瑜之上。總的來說,魯肅為孫權霸業所貢獻的功績,往往不在於行軍作戰所獲得的「戰績」,而在於進行戰略謀劃而取得的「謀績」。不管是「戰績」還是「謀績」,都對東吳的建立和壯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