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的才能怎麼樣?為何周瑜把他定為繼承者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魯肅的才能怎麼樣?為何周瑜把他定為繼承者呢?

東漢末年,中原紛爭不斷。紛紛擾擾之中,留下了三個國家。這便是三國鼎立的三國時代。在三個國家之中,蜀國炙熱如火,聚集起了一大批理想主義者,為復興蜀漢的鬥爭著。魏國睿智冷靜,一大批忠臣良將都是有勇有謀,其中司馬懿更是最後奪魏建晉,可謂三國第一腹黑政治家。最後是其中的吳國,說實話,吳國在三國裡的存在感有些低,說羅貫中的立場是擁劉反曹,有劉備有曹操但是卻沒說孫權。吳國有一種生命活力,這個國家佔據最富庶的江東之地,孫氏家族憑借江東之地與蜀漢和曹魏抗衡。

今天我們就來說這樣一個問題,東吳有四大都督我們都知道,分別是周瑜、魯肅、呂蒙和陸遜。這四人這種,有三位有著傲人的戰績。周瑜,周公瑾,火燒赤壁大敗曹操。呂蒙,呂子明,白衣渡江奇襲荊州。陸遜,陸伯言,夷陵御蜀火燒連營。這三位的戰績足以獨步三國,但是唯獨魯肅沒有一個能拿得出手的戰績。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看下魯肅這個人的生平。

魯肅(172年-217年),字子敬,漢族,臨淮郡東城縣(今安徽定遠)人,中國東漢末年傑出戰略家、外交家。

出生於一士族家庭;幼年喪父,由祖母撫養長大。他體貌魁偉,性格豪爽,喜讀書、好騎射。東漢末年,他眼見朝廷昏庸,官吏腐敗,社會動盪,常召集鄉里青少年練兵習武。他還仗義疏財,深得鄉人敬慕。當時,周瑜為居巢長,因缺糧向魯肅求助,魯肅將一倉三千斛糧食慷慨贈給周瑜。從此,二人結為好友,共謀大事。

建安五年(200年),魯肅率領部屬投奔孫權,為其提出鼎足江東的戰略規劃,因此得到孫權的賞識。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大軍南下。孫權部下多主降,而魯肅與周瑜力排眾議,堅決主戰。結果,孫、劉聯軍大敗曹軍於赤壁,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格局。

赤壁大戰後,魯肅常被孫權比作東漢開國元勳之首——鄧禹。孫權專門為魯肅而設立贊軍校尉一職。周瑜逝世後,孫權採納周瑜生前建議,令魯肅代周瑜職務領兵四千人,因魯肅治軍有方,軍隊很快發展到萬餘人。孫權根據當時政治軍事形勢需要,又任命魯肅為漢昌太守,授偏將軍;魯肅隨從孫權破皖城後,被授為橫江將軍,守陸口。此後,東吳奪取了荊州三郡,魯肅率兵抵禦關羽,並邀荊州守將關羽相見,而關羽不敢相逼。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魯肅去世,終年46歲,孫權親自為魯肅發喪,諸葛亮亦為其發哀。

從這個生平中,我們已經能明白魯肅沒有戰績的原因了。

第一點,魯肅是個戰略家和外交家。他擅長什麼?那便是合縱連橫、以弱勝強。他提出了與諸葛亮《隆中對》相似的《榻上策》就足以證明他以戰略眼光見長。要一個外交人員去做軍事主管的活,還要取得軍事成功,那屬實有些難為人家了。

第二點,魯肅的戰績不是軍事成果,而是體現在聯結外交關係上面。就像赤壁大戰的勝利,表明看是周瑜指揮有方,但實際上,魯肅的聯劉抗曹促成孫劉聯盟也是赤壁大戰勝利的一大因素之一。

所以綜上

所述,魯肅的主要戰績不是軍事成功,而他也不是軍事家。用軍事成績來評判他是不科學的。你是怎麼看待魯肅的呢!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