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之戰”曹操和劉備分別投入了多少兵力?為什麼曹操失敗了?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漢中之戰”曹操和劉備分別投入了多少兵力?為什麼曹操失敗了?

「漢中之戰」曹操和劉備分別投入了多少兵力?為什麼曹操失敗了?三國網小編帶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漢代末年至三國時期,曹操集團和劉備集團在陝西漢中進行了長達兩年的漢中之戰。這場戰鬥以劉備獲得勝利、佔據漢中而結束。

但是,這場戰爭給歷史留下了很多懸念,讓人們至今津津樂道。比如,這場戰鬥中雙方到底投入了多少兵力?歷史語焉不詳。

我們先梳理一下史書的碎片化信息。《三國誌》中,有「備以精卒萬餘,分為十部,夜急攻郃」;「又使征西將軍夏侯淵等,率精甲五萬,及武都氐羌,巴漢銳卒,南臨汶江,扼據庸蜀」;「及至孟德,以其譎勝之力,舉數十萬之師,救張郃於陽平……」這樣的記載。

但是,在這兩年間,曹操和劉備共在漢中的戰場上投入了多少兵力?卻無法準確計算。我們知道劉備派出了張飛、馬超、趙雲、黃忠、法正、黃權等大將,曹操派出了夏侯淵(在漢中之戰中戰死)、曹休、曹真、曹洪、張郃、徐晃、郭淮等大將。他們手下共有多少士卒?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曹操撤軍,漢中之戰結束。劉備終於在巴蜀自立為帝,建立蜀漢。而這個局面的到來,劉備依靠的不單是「兵力」。

決定戰爭勝敗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戰術層面的,也有戰略層面的。在漢中之戰中,曹操和劉備勢均力敵,雙方兵力對比應該沒有很大差別。但是,在作戰策略上,雙方卻有著明顯的不同。

東漢末年,天下亂局讓人眼花繚亂。經過多年殺伐爭鬥,曹操、劉備和孫權大體上已呈現三分天下的局勢。而三方最集中的衝突出現在長江中下游一帶。赤壁之戰中,孫劉聯盟擊退曹操以後,劉備便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巴蜀一帶。一直尋找機會南下的曹操,也將目光轉向了西南地區。

在劉備奪得蜀中以後,曹操也緊隨其後,拿下了距離蜀中不遠的漢中。

曹操盤踞漢中,無疑是對劉備新政權的最大威脅。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劉備計劃北上漢中,剿滅曹操。就這樣,無辜的蜀中老百姓,被捲進戰爭的泥潭之中,以至於「蜀中一日數十驚,劉備雖斬之不能止」。

在劉備備戰的時候,曹操手下的謀臣司馬懿,也勸說曹操趁機南下,希望一舉奪得蜀中。然而,天不遂人願,北方發生叛亂,曹操不得不暫時放下西南,回到北方,讓夏侯淵、張郃、徐晃、郭淮等人留守漢中,並讓張郃嘗試拿下巴蜀。

而當時關羽和孫權又發生衝突,劉備也只能暫離巴蜀,前去支援關羽。這給了張郃可乘之機,他一路攻到宕渠(今四川省渠縣東北)。節節勝利,蜀中告急。無奈之下,劉備急忙和孫權講和,火速調兵回川。

之後,漢中之戰打響。

劉備能最終取勝,有兩個原因至關重要。第一,他調動起了百姓。當聽聞曹操帶領千萬囊糧食奔赴前線的時候,劉備和軍師諸葛亮商議。諸葛亮就此詢問楊洪,楊洪回答說:「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方今之事,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發兵何疑?」

當時,劉備一方對此戰的策略是,發動百姓,進行全民戰爭,拿下漢中。用兵之道,講究「一鼓作氣」,更需要全民皆兵。劉備在這場戰爭中充分調動將士和漢中老百姓的積極性。前有部隊打仗,後有百姓支持,劉備人心相向,贏得了堅實的作戰基礎。

第二,趙雲取得漢水之戰的勝利,成為劉備贏得漢中之戰勝利的關鍵節點。在曹操的千萬糧草運到漢水之濱,趙雲軍計劃搶奪這批物資。曾經斬殺掉夏侯淵的黃忠負責出兵搶糧,趙雲負責後防,防範意外。

約定時間已到,不見黃忠回營,他陷入了曹操的埋伏。說時遲,那時快。趙雲率領輕騎兵前去救援,和曹軍狹路相逢。逃也無處,一身虎膽的趙雲憑殺出血道,化險為夷。

曹軍一路猛追,竟追至趙雲營下。

當時趙雲營中的兵力,是難敵曹軍的。硬碰硬,趙雲沒有比較優勢,他上演了一出「空城計」。趙雲將營門大開,曹軍以為有伏兵,便漸漸撤退。突然,趙雲率軍出擊,士卒與弓弩配合,曹軍一片混亂,在倉皇逃跑中,踩踏、溺水而死的很多。

趙雲絕地反擊的成功,改變了漢中的戰略格局。

曹軍受重挫,之前僵持不下的的局面朝著有利於劉備的方向發展。在後來的局部戰鬥中,曹軍士氣低迷,死傷無數,很快便再難堅持。到了五月,曹操無奈退兵,把漢中留給了劉備。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