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死於五丈原 司馬懿如何斷定其死期將至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諸葛亮死於五丈原 司馬懿如何斷定其死期將至

大家都知道,諸葛亮死於五丈原,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兵出祁山,據五丈原與魏軍對峙,不幸病死軍中,而早前司馬懿便已斷定諸葛亮死期將至,那麼司馬懿為何如此斷定呢?

據《裴注三國誌》卷35「諸葛亮傳」記載,諸葛亮病重之時,每天食米僅三升,魏軍統帥司馬懿得知這個消息,大喜過望,斷言「其將死也」。按吳承洛《中國度量衡史》,魏晉一升約合今天0.2023公升,則當時三升有0.6公升,又因為每公升大米重約1.7斤,則0.6公升大米重約1.02斤,即諸葛亮病重時每天能吃一斤大米。  

可是在司馬懿眼裡,諸葛亮吃的已經夠少了,已經到了人之將死的時候了,因為生病的人才能吃的少。

當時流行一日兩餐,假如《魏書》記載屬實,那麼闞駰每天要吃下去三四十斤糧食才能填飽肚皮,其飯量是諸葛亮的幾十倍。當然這個肯定有誇張的承認,但是就算是誇張了10倍,那飯量也有1.2升啊,那差不多還是諸葛亮的兩倍。

還有《宋書》提到南北朝時某支部隊的飯量:「兵士二萬人,歲食米四十八萬斛。」,據考證宋元以前,一斛即一百升,四十八萬斛即四千八百萬升,這麼多糧食讓兩萬士兵分一年來吃,平均每人每天六到七升。南朝宋的量器跟三國時一樣,都是每升合現在0.2023公升,則六到七升大米約有兩斤多,這幫士兵的平均飯量是諸葛亮的兩倍。  

《宋書》卷19還有句話:「方今夷狄對岸,外御為急,兵食七升,忘身赴難。」說明就軍隊而言,每天七升口糧當屬較低標準。

《晉書》卷64「會稽王道子傳」記載:「於時軍旅薦興,國用虛竭,自司徒以下,日廩七升。」說明每天七升口糧對高級行政幹部(晉時「司徒」官位很高,常是宰相的別稱)來說,也屬於較低標準。

無獨有偶,還有個將軍在死的時候飯量與諸葛亮差不多,南朝梁後期,鎮北將軍江革被北魏軍隊俘虜,一度遭到虐待,「日給脫粟三升,僅餘性命。」(《梁書》卷36,江革傳)「脫粟」就是去殼的小米,江革一天三升小米,跟諸葛亮一天三升大米差不多,既然江革每天三升「僅餘性命」,那麼司馬懿聽說諸葛亮每天三升就斷言「其將死也」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