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重臣陸遜是什麼人 ?他為什麼會有一個憤懣而終的結局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吳國重臣陸遜是什麼人 ?他為什麼會有一個憤懣而終的結局

你們知道吳國重臣陸遜是什麼人 ,接下來三國網小編為您解讀

在荊州一戰中,陸遜協助呂蒙擊敗關羽,聲名鵲起,而在後來的夷陵之戰中戰勝劉備,更是名揚天下。陸遜不僅是一名出色的將領,更是一位擅長治國理事的文臣,在吳國中後期,他出將入相,成為朝中重臣,為東吳地區的發展和穩定做出了突出貢獻。

夷陵之戰結束後,劉備病逝,劉禪登上王位,諸葛亮作為輔政大臣,重新與東吳交好。在東吳這邊,孫權將與諸葛亮來往的事宜全權交給陸遜處理,甚至專門復刻玉璽,放在陸遜家裡,以方便陸遜處事。每次與蜀國通信,孫權都會事先詢問陸遜,與蜀國往來的文書,也都交由陸遜過目,凡有不對的地方,都在他改正後直接送出,孫權一律不過問。在處理同蜀國關係的事情上,孫權對陸遜的高度信任,確實非常罕見。

陸遜所率軍隊駐紮的地區缺糧,於是便上書建議眾將士屯田,孫權贊同,還表示自己願意效仿古代君王,同大家一起下地勞動。之後陸遜又上書,就減輕民賦、少行重罰等民生之事勸諫孫權,孫權不僅同意,還讓相關官員重新寫好律法條款,派人送給陸遜,讓他自行修改。229年,由於深受孫權欣賞,陸遜又加上大將軍一職,在朝中地位至高無上,後來孫權出巡,直接將輔助太子、掌管武昌兵力、荊州及另外三郡事務全部托付給陸遜,朝中之事也由他主持。當時有位皇子喜歡斗鴨,陸遜疾言厲色地加以勸說,讓他多讀典籍,增長知識,而不應該因為別的事情浪費時間,所幸皇子也知道上進,立刻讓人把斗鴨的場地拆了。

孫松是皇室宗親,也擔任軍中將領,但是他不怎麼整治軍中紀律,陸遜知道後,在眾士兵面前訓斥他,還派人剃了他的頭髮。孫松一開始十分不服,變了臉色,後來漸漸平靜下來,陸遜便告訴他,自己前來是為了提醒他避免過失,雖然忠言逆耳,但是他不該變臉色,孫松只能搪塞過去,說自己是因為自己的過錯而發怒,是不敢對陸遜有什麼怨言的。當時還有位太子賓客,對於治國,一直推崇先刑後禮的觀點,陸遜得知後,也對他大加駁斥,並稱古往今來都是禮治為先,那些曲解前人的觀點不足為取,作為太子賓客更應該重視禮義,力行仁愛。陸遜直言敢諫已經到了這種地步,但是有他在,武昌確實平穩如常,後來有人去見孫權,對陸遜在武昌的作為很是讚賞,還讓孫權放心,武昌一切安好。

曾經孫權就奔喪如何立法一事,向眾大臣徵求意見,丞相表示凡是奔喪違反法令的,應該判死罪。後來有一縣長因為母親去世,私自奔喪回家,違反了法規,之後他十分自覺地進入獄中等候懲罰。陸遜知曉後,將縣長平日裡的功績匯報給孫權,並替他求情,孫權便將縣長的罪名減輕了一等,告誡他以後別再犯,自此之後,再也沒有私自奔喪的事情發生過。曾有一位將領準備到鄱陽募集軍隊,對於如何行動向陸遜請教,陸遜表告訴他,鄱陽民眾生性強悍,徵兵容易,但是容易生出變故,將領不聽,強行徵兵,果然導致當地發生叛亂,將領本人也被殺。最後是陸遜帶兵親自征討,叛亂的首領被招安,另外還得到了幾千的兵員,叛亂因此被平定,陸遜又加官進爵,派到別處鎮守。當時孫權有位心腹名叫呂壹,為人陰險,擅權作亂,在朝中打擊異己,手段殘忍,陸遜等其他大臣為此事十分憂慮,甚至每次提起這事,就難忍淚水,後來呂壹被揭發處死,孫權也為這事進行了反思,還派人向大家表示了他的歉意。

244年,丞相顧雍去世,陸遜受命接替他的職位,孫權在詔令中稱讚他才德兼具,文武齊備,是能擔當起治國重任的賢才,並希望他能夠繼續建功立業,安定四方,而且還保留了他原來的職務。當時太子和魯王就王位繼承一事,互相競爭對立,很多朝中或外敵的官吏,都把自己的親信子弟送來為太子或魯王效命。將領全琮把這種情況告訴了陸遜,陸遜表示這些年輕人應該注重發展個人才能,憑借才能獲得陞遷,而不是為了討好哪邊謀取虛榮,從歷史來看,支持各派的官家子弟最終會拉幫結派,造成無法想像的後果。正好當時全琮的二兒子是魯王的賓客,陸遜便建議全琮傚法古人,殺子以避免以後家門受辱,全琮對陸遜的建議很是不滿,自此對他怨恨深種,之後還陷害陸遜外甥被流放,不過後來魯王被賜死,全琮的二兒子也株連被殺。

在同孫權關係僵化以後,太子曾派人暗中藏在孫權床底,聽到了孫權同楊竺討論打算讓魯王繼位的消息。太子十分驚恐,就派親信向陸遜求救,讓他幫助緩和父子關係,再加上太子太傅也曾與陸遜有所往來,陸遜便同意為他說情,多次上書提醒孫權注意嫡庶有別,然而被孫權察覺到他的疏漏,派人去信責怪他干預宮中事務,而因此事被抓的楊竺,則以二十條罪狀誣陷陸遜,陸遜憤懣而終。這樣一位文武全才,因為被牽連進孫氏王位繼承的爭鬥中,就這樣在被誣陷中憤然去世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