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赤壁之戰大敗曹操為何成中國史上千古罪人?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周瑜赤壁之戰大敗曹操為何成中國史上千古罪人?

周瑜,字公瑾,廬江舒人。是三國時輔佐孫伯符、孫仲謀安定江東之功臣,東吳的第一謀士參謀及軍事家。他一生的最高軍事成就乃是指揮了發生於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戰。此次戰役的結果是全盤粉碎了曹孟德南下進而統一中夏的戰略意圖。

影視劇照周瑜

   此戰公瑾以五萬江南健兒大破曹操的二十餘萬北軍,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當然,近日有另一種說法說赤壁之戰是一場遭遇戰,不過這也是一家之言,尚在商榷之列,即使真的是一場遭遇戰,周公瑾也還是以少勝多,擊破了曹孟德的南下計劃。

據《三國誌》記載,劉備以左將軍,領荊州牧,治公安,備詣京見權。瑜上疏曰:

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愚謂大計,宜徙備置吳,盛為築宮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娛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挾與攻戰,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資業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場,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

時劉璋為益州牧,外有張魯寇侵。瑜乃詣京見權曰:

今曹操新折衄,方憂在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

影視劇照周瑜

赤壁之役,十分明顯地顯示了漢末軍事家和謀士參謀們,在「論帝王之秘策、攬倚伏之要最」一道上以及研究行軍用兵之道方面所達到的高明程度。魯子敬是名士,諸葛孔明是名士,孫策令文中給他的評價,及其與蔣干的對話,蔣干對他的品題,都可證明周公瑾也是個名士。

在曹操南下荊州的時候,張子布等以畏敵的心理,提出三大難題:第一,曹挾天子以征四方,拒之於義不順。意同沮授之諫袁紹,說明荀文若迎漢帝都許之策,在當時一般人的頭腦中,可以起一定作用。第二,曹得荊州,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第三,眾寡不敵。從地形兵力,據事實立論,頗不易駁斥。周公瑾首先提出:操非漢相,而是漢賊,駁倒第一道難題。以北軍不習水戰,雖得劉表戰船與長江之險,卻不能利用,破其第二道難題。以「十五六萬疲病之卒,御七八萬狐疑之眾」,兵雖多不足畏,破其第三道難題。再進而指出對方的短處:一、關西未定,不能曠日持久,與我相持。二、天寒,馬無草。三、北軍不服水土,必生疾病。孫子所謂「智者之慮,必雜於利害」,「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周公瑾確實做到了這一點。

孫子說:「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司馬法》:「新氣勝舊氣。」周公瑾正是有一股朝氣或新氣。曹孟德在不戰而得荊州之後,則是一股惰氣雜以驕氣。而張子布輩則是頭巾氣未除,加上一股暮氣。故聞「水步八十萬」之虛聲恫嚇,便自茫然無措,從表面現象來立論。而周公瑾在強敵之假象前,神志不為之搖,剖析敵情,入木三分。進駐夏口,先佔地利。心細如髮,氣壯如山。孫伯符謂之「英俊異才」,劉玄德歎為「文武籌略,萬人之英」,洵不虛也。

影視劇照周瑜

以「梟雄」目劉備,以「熊虎」目關、張,品題恰到好處。而「徙備置吳」,娛以「宮室」「美女」,拆開關、張,「挾與攻戰」之計,老謀深算,何等可畏。程仲德輩,何曾想到這一層,只是勸曹孟德動刀耳!人之高下,計之長短,其相去又豈可以道里計哉!

「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此絕妙談辭,又五言佳句也。公瑾平生精於音樂,又安知其不能詩耶?

一方大敗之後,內部必不能穩定,尤其是以力服人者,此固另一方進取之機也。「取蜀並張魯,進據襄陽以蹙操」,制敵機先,規模弘選,與孔明隆中之策,大半不謀而合。惜乎後繼者不能承用其方略。孫仲謀與曹孟德角力於合肥濡須之間,自守而已,無進取之志矣。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