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儀是什麼結局?他為什麼會自殺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楊儀是什麼結局?他為什麼會自殺

楊儀勞苦功高,為什麼會自殺,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楊儀字威公,襄陽人,蜀國政治家中軍師,起初為荊州刺史,傅群主簿,建安十二年(216年),楊儀背棄傅群,投靠關羽,被任命為功曹,於是關羽就派他做信使,去見劉備。楊儀因獨到的政治主張和觀點,滔滔不絕的言論,深受劉備喜愛,於是劉備就任命楊儀為做將軍兵曹椽,建安二十四年,楊儀被升任為尚書。諸葛亮北伐期間,楊儀被任命為曹軍,代行相府事宜。後轉任長史,加綏軍將軍。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因懷疑魏延會造反,死前召集楊儀除去魏延。楊儀依計行事,魏延死後不久楊儀也在憤悶中自殺而亡,楊儀功不可沒,為何會自殺身亡呢?筆者以下做簡要分析。

首先分析一下楊儀的功勞。

其一楊儀能夠被諸葛亮和劉備賞識,能力才幹自然屈指可數。經常與劉備一起討論軍國大事,也是由關羽介紹劉備才得此大才。《三國誌》記載:先主與論軍圍計策,政治得失,大悅之,因闢為左將軍兵曹椽。

其二諸葛亮北伐後,楊儀開始擔任丞相長史,幫助諸葛亮一起處理日常軍政事物,楊儀恪盡職守,把本職工作做的出類拔萃。深受諸葛亮賞識,諸葛亮愈發信任楊儀,就把軍隊的日常瑣事、行軍調度的具體細節事情都交給楊儀於是楊儀也就成了諸葛亮的心腹。《三國誌》記載:亮數出軍,儀常規劃部分,籌度糧谷,不稽思慮,斯須便了。

建興十二年,諸葛亮死前,召見楊儀,秘令楊儀除掉魏延,諸葛亮認為魏延飛揚跋扈,無人能管制,日後必反。楊儀依計行事,魏延果然不聽調遣,趕在楊儀大軍前面,焚燒橋樑,阻礙道路。於是楊儀與魏延都上書控告對方謀反,但由於魏延勢大,又有諸葛亮秘信,因此劉禪堅決堅持除掉魏延。於是在馬代的配合下,魏延被殺,楊儀也就除去了一個死對頭。

其次分析一下楊儀的死因。

其一楊儀因不受重用,心中憤悶不平。楊儀成功斬殺魏延後,回到成都,本以為從此就身居要職,封官加爵。但不料諸葛亮有密函給劉禪,說楊儀因心胸狹窄,嫉賢妒能,不堪重任,因此劉禪拜蔣琬為丞相,軍權全部交給姜維,而楊儀只得到了中軍師的職位,並沒有什麼實在的權利。楊儀自然心中打抱不平,諸葛亮北伐期間楊儀出謀劃策,籌集糧草,安排部署,兢兢業業,又遵照諸葛亮遺命殺掉魏延,為何沒有的到應有的待遇。於是看別人的顏色都不對,貌似大家都得罪他了,逢人就說自己勞苦功高,眾人礙於楊儀的職位也都不敢講,離他遠遠的。

有天,楊儀實在忍不住了,便跑到費禕的府上,表達自己懷才不遇的鬱悶,便對費禕說:往者丞相亡沒之際,吾若舉軍以就魏氏,處世寧當落度如此邪!今人追悔莫及。可見楊儀是因為沒有受到重用,有投靠曹魏的打算,費禕轉身便告訴了劉禪,劉禪勃然大怒,要斬楊儀,但費禕苦勸:楊儀雖然有點過錯,但畢竟勞苦功高。於是劉禪將楊儀貶為庶民。

其二楊儀心胸狹窄,與眾人不和。楊儀小肚雞腸,眼裡面容不得沙子,性格狹窄,沒有受到的重用。《三國誌》記載:「怨憤形於聲色,歎吒之音發於五內」。劉備伐吳時,楊儀就與劉巴不和,被改任弘農太守。劉備去世後,楊儀和魏延就成了死對頭。魏延因自恃戰功卓著,飛揚跋扈,經常欺負別人,其他人都讓著魏延三分,唯獨楊儀,就是不服魏延,經常吵吵罵罵,魏延經常拿劍指著楊儀的臉比劃,氣的楊儀哭著向諸葛亮稟報,諸葛亮也是暗中協調二人的關係,但沒什麼大用。魏延死後楊儀心裡也就舒服多了。

諸葛亮死後,楊儀經常計較蠅頭小利,私慾膨脹,因自認為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導致心態失衡,終日怨天尤人,是個十足的怨婦。楊儀本來有機會一展才華,但因為性格限制了自己的發展,最終導致他不得善終。

其三不知悔改,上書誹謗他人。楊儀被貶為庶民後,並不知道悔改,怨聲載道,看誰都不順眼。他痛恨魏延,嫉妒蔣琬,昔日的毛頭小將都得到了重用,楊儀開始覺得朝中有很多人都有問題,於是上書給劉禪,控告官員,史書記載:上書誹謗,辭指激切。劉禪看後,大為震怒,徹底對楊儀絕望,於是派人捉拿楊儀,楊儀自知得罪了眾人,大勢已去,最終自殺身亡。《三國誌》記載:

「楊儀以當官顯,鹹貴重。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

楊儀因心胸狹窄、好大喜功而死,雖然可惜,但也說明,審時度勢,知足常樂,才是生活的真諦。你是如何看待楊儀之死的?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