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兩次爭奪荊州,為何劉備留下的大臣都沒有抗爭?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東吳兩次爭奪荊州,為何劉備留下的大臣都沒有抗爭?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三國網小編帶來的東吳奪取荊州的文章。

公元215年,劉備經過了三年的鬥爭,並在圍攻成都數月之後,終於逼迫劉璋投降,就此,劉備佔據的領土不僅僅只有荊州南部四郡,以及從孫權手中借來的半個南郡,還包括了整個益州,一時間,蜀漢政權的實力大為增加。然而此時孫權見劉備實力逐漸增大,隱隱有要超越自己的可能,於是孫權請劉備歸還荊州中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在遭到劉備的拒絕後,孫權當即派呂蒙率軍進取荊州南部四郡,當時長沙、桂陽二郡望風歸附,廖立脫身逃出,逕自逃歸劉備身邊,唯有零陵太守郝普堅守不降。劉備得知消息後,不得已親率五萬大軍從成都返回公安坐鎮,並派關羽率軍爭奪三郡。

公元219年,關羽出兵攻打襄樊,呂蒙乘機白衣渡江,輕鬆入侵到江陵城中,此時東吳大軍尚且在江陵城外,然而即便如此,江陵守將糜芳直接投降,公安守將傅士仁投降,荊州後方就此土崩瓦解。正因為這次荊州的諸位守將投降得如此迅速,這才導致了關羽的兵敗身死,以及荊州的淪陷。東吳兩次爭奪荊州,劉備留下的大臣都沒有抗爭,是這些留守荊州的人對蜀漢不忠?

事實上,東吳兩次對荊州動手,實際都選擇得非常好,這兩次都是劉備主力大軍在外,荊州守備空虛的時候,僅僅只憑借當地的守將與城防實力,根本沒辦法抵擋東吳處心積慮的全力一擊。而且吳人深入荊州境內,染指洞庭湖,控制著戰略要地,即便荊州守軍有所防備,也無法建立有效的防線,只能依靠江陵與公安兩城而已。在第一次攻打荊州時,東吳本就控制著上游,長沙無險可守,是最前線,而當時廖立甚至沒辦法逃跑,他是先投降,事後才找機會逃走的。

更何況東吳方面組織進攻的是呂蒙,此人足智多謀,心思縝密,非常重視情報工作,是三國時期頂級的智將,以有心算無心,加上統帥能力極強,能夠在短時間能打得劉備沒有還手之力也屬正常。更何況即便是這樣的情況,當時荊州的其他人士也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即便是第二次荊州事變時,各地雖然失去了指揮,但依舊各自為戰,抵抗到了最後。

筆者認為,事實上,劉備留在荊州的大部分人還是忠心耿耿的,只不過最終劉備的事業還是失敗了,沒有辦法將這些頑強抵抗的人載入史冊,這才讓人有留守荊州的將士不抵抗的印象。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