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炎的兒子那麼多 為何還立一個智障兒子為太子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司馬炎的兒子那麼多 為何還立一個智障兒子為太子呢

還不知道:司馬炎為何會立一個智障兒子為太子的讀者,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司馬炎是晉朝的開國皇帝。他作為司馬懿的孫子,基本上繼承了司馬懿身上所有的優秀品質。他把天下打得像模像樣,作為晉朝的創始人,也做好了典範。但他這一代也是晉朝最好的一個時代了,到了他後面的子子孫孫時,就一個比一個無用。

而真正毀了這個國家的,是司馬炎在立嫡時做出的錯誤決定。他有二十幾個兒子,卻偏偏立了一個白癡兒子當繼承人。在一年災年的時候,大臣們上報司馬衷(司馬炎的白癡兒子)百姓們已經連稻米都沒得吃了。他卻不解道,那他們為什麼不吃肉呢?其之愚蠢,由此可見。

那麼司馬炎為什麼要立這樣一個兒子做繼承人呢?

首先,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司馬衷的母親楊艷。所謂英雄難過美人關,司馬炎就沒有逃出這個情字。楊艷活著時,司馬炎對她十分寵愛,因此在妻子去世後,因為妻子的原因,就算他對自己的癡傻兒子再多不滿,他也將自己的王位傳給了司馬衷。

再者,司馬衷不僅是嫡子,而且在其哥哥早夭後他還是長子,所謂「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所以在當時的年代,他是最合適的人選。

而且,司馬衷的舅族弘農楊氏與妻族賈氏都是當時極有權勢的大家族,讓他繼位,也就拉攏了這兩大勢力,皇權可以更加穩固。最後,司馬衷雖癡,但他兒子司馬遹十分聰慧。有他兒子的幫助,他的皇位也能做得安穩一些。而司馬炎萬萬沒有料到後來會進行宗室的自相殘殺,這可能是他始料未及的結局。

重要的是,當時幾件立幼子的失敗決策都深入人心,袁紹、劉表、曹操選擇了立長,司馬昭也是。對於他們的失敗結局,可能當時其他人都已經吸取了經驗教訓,當時基本已經形成了這方面的政治正確了。

這些多方面的原因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司馬炎的最終決策,他將自己辛苦打來的江山交給了自己癡傻的兒子。但他最後還是失敗了。

在我國長達五千年的歷史上,選立繼承人一直都是一個很艱難的問題。在禹之前,一直推行的是選舉制。而在他兒子啟殺掉選取的繼承人自己登位後,就開始實行世襲制。而在確定了「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的規則後,也造成了很多的麻煩。很多真正有才能的人難以展現出自己的能力,而那些無能的人甚至葬送了國家,毀了所有前人的努力。後來在清朝實行的立嫡制度是在先帝死後再公佈,這樣,在先帝的觀察下,有能力的人更可能能領導國家。但這個制度帶來的弊端是,繼承者們都自相殘殺,讓人心痛。

從此可以看出,司馬炎立自己的白癡兒子為繼承者也進行了多番考慮。此中很多無奈,都難以解決。最終的失敗也難以避免。所以在當時這些朝代中,立嫡是一個亙古不變的問題。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