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著有《畫贊序》,他如何明確繪畫藝術的價值和意義?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曹植著有《畫贊序》,他如何明確繪畫藝術的價值和意義?

曹植著有《畫贊序》,是中國畫論史上流傳下來的第一篇專題論畫的文章。它可以同漢代的《毛詩序》相提並論。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毛詩序》是中國歷史上第一篇專談詩歌的文章,闡述詩歌的倫理教化作用;《畫贊序》則主張繪畫在"教化"方面應具有的功用。這當然是儒家思想。但曹植在這裡明確了繪畫藝術的社會價值和意義,肯定了繪畫藝術的地位,則是很重要的。

曹植明確提出畫能「存乎鑒戒」。而且這種「鑒戒」還不是圖解式的進行,而是通過繪畫藝術形象引起觀畫者的感情共鳴產生的。

他談到繪畫引起觀畫者的感情反應,有「仰載」、「悲惋」、「切齒」、「忘食」、「抗首」、「歎息」、「側目」、「嘉貴」等等。這是不同的人物畫像所引起的不同的如此豐富多樣的感情反應,這就接觸到了繪畫藝術的特徵。這是中國繪畫史上第一次接觸這一問題。它與曹丕《典論·論文》第一次講文章要有作者的性情是一致的。兩者在理論上可說都是開啟以後那個文藝自覺時代的先聲。

曹植(192—232),三國魏人,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曹操第三子,封陳王,謚思,世稱陳思王,他以詩文著稱,十歲屬文,援筆立成,後人以「繡虎」形容其文風豐美雄健。

有《曹子建集》十卷。他關於繪畫的觀點集中在《畫贊序》一文中。所謂「畫贊」,始於漢代,以評價畫像中的人物為主旨的一種文體,曹植繼漢人遺風,所作畫像贊包括庖犧、女媧以來的始祖、聖君、隱士等,共31則,今存《畫贊序》,是中國繪畫史上第一篇專門論畫的文章。

曹植才華橫溢,傳為他所作的《七步詩》婦孺皆知。六朝山水詩人謝靈運贊其「才高八斗」,無人可比:「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鬥,天下共分一鬥。」曹植《與楊德祖書》中「辭賦小道,固未足以揄揚大義,彰示來世也」一句亦引發諸多爭議。曹丕《典論·論文》云:「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認為文章是可以輔佐政教統治天下的大事,應當推為歷代不朽之事業。從字面看,曹植與其兄曹丕觀點相左,實際上,曹植所傳達的仍然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歷代文人的根本價值觀,體現了意欲建功立業而不得的在野文人的無奈。曹丕、曹植所論並無矛盾之處,恰是朝野不同立場的文人內心世界的真實展現。

《畫贊序》云:蓋畫者,鳥書之流也。昔明德馬後美於色,厚於德,帝用嘉之。嘗從觀畫。過虞舜之像,見娥皇女英。帝指之戲後曰:「恨不得如此人為妃。」又前,見陶唐之像。後指堯曰:「嗟乎!群臣百僚,恨不得戴君如是。」帝顧而咨嗟焉。故夫畫,所見多矣,上形太極混元之前,卻列將來未萌之事。(《藝文類聚》卷七十四)

曹植以帝、後觀畫之例喻繪畫的功能。「畫者,鳥書之流也。」這句話,闡明了繪畫之起源,亦隱含了後世所云「書畫同源」之意。他進而指出繪畫的鑒戒功能之所以得以實現和倡揚,根本原因在於繪畫能有力地作用於人們的感情:

觀畫者,見三皇五帝,莫不仰戴;見三季暴主,莫不悲惋;見篡臣賊嗣,莫不切齒;見高節妙士,莫不忘食;見忠節死難,莫不抗首;見放臣斥子,莫不歎息;見淫夫妒婦,莫不側目;見令妃順後,莫不嘉貴。是知存乎鑒戒者,圖畫也。(《全三國文》卷十七)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