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到底有沒有修建銅雀台?銅雀台的作用又是什麼?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曹操到底有沒有修建銅雀台?銅雀台的作用又是什麼?

古鄴城始建於春秋齊桓公時,三國時期,曹操擊敗袁紹後營建鄴都,修建了銅雀、金虎、冰井三台,即史書中之「鄴三台」,是建安文學的發祥地,台高10丈,有屋百餘間,因歷代名人題詠甚多而名。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曹操在建安十五年(210年)冬,築銅雀台。《水經注·卷五·濁漳水》記載:在鄴城的西北隅,以牆為基,台高十丈,有屋百餘間。魏武望奉常王叔治處也。嚴才叛亂,攻掖門,王修聞變,率領部屬急奔宮門救援,曹操在銅雀台上望見之說:「彼來者,必王叔治也」。(王修字叔治)。

從此記載看,銅雀台不但是曹操和賓客們飲宴賦詩的地方,而且是戰備要地。

按《三國誌·魏志》:銅雀台新成,公將諸子登之,使各為賦。次子曹植,才思敏捷,援筆立就,寫下了《登台賦》,傳為美談。操大異之。其略曰:「見天府之廣開兮,觀聖德之新營。建高殿之嵯峨兮,浮雙闕乎太清。立沖天之華觀兮,連飛閣乎西城。臨漳川之長流兮,望眾果之滋榮。仰春風之和穆兮,聽百鳥之悲鳴。」魏文帝曹丕也寫了《登台賦》,其名句為:「飛閣崛其特起,層樓嚴以承天。」

曹操用重金從匈奴贖回漢末著名女詩人蔡文姬,在銅雀台上接見並宴請了她,讓她演唱了其名著「胡笳十八拍」。銅雀台及其東側的銅雀園是鄴下文人創作活動的樂園。

銅雀台位於三台中間,南與金虎台、北與冰井台相去各六十步。中間閣道式浮橋相連接,「施,則三台相通,廢,則中央懸絕」。

十六國後趙石虎時,在曹魏十丈高的基礎上又增加二丈,並於其上建五層樓,高十五丈,共去地二十七丈。巍然崇舉,其高若山。窗都用銅籠罩裝飾,日初出時,流光照耀。又作銅雀於樓頂,高一丈五尺,舒翼若飛。

《鄴中記》載:石虎時,銅雀台有殿室一百二十間,房中有女監、女妓。正殿上安御床,掛蜀錦流蘇帳,四角設金龍頭,街五色流蘇,又安金鈕屈戍屏風床。又在銅雀台挖兩個井,二井之間有鐵梁地道相通,叫「命子窟」,窟中存放了很多財寶和食品。北齊天保九年(公元558年),征發工匠三十萬,大修三台。整修後,銅雀台改名為金鳳台。唐朝又恢復了舊名。

元末,銅雀台被漳水沖毀一角,周圍尚有一百六十餘步,高五丈,上建永寧寺。明朝中期,三台還存在。明末,銅雀台大半被漳水沖沒。

該台馳名中外,歷代名人題詠甚多,其中唐代詩人杜牧在他的《銅雀台懷古》中曾有「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的名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