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小時候懂得謙讓,為何最後卻會因為“禮教”不周而死?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孔融小時候懂得謙讓,為何最後卻會因為“禮教”不周而死?

大家好,這裡是三國網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孔融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孔融讓梨」的故事,我們是耳熟能詳的。因為這個故事是選入教材的,說的是孔融四歲的時候,有人給孔融家裡拿來了一筐梨。孔融的父親讓孩子們分吃。孔融先拿,但是他拿的時候,卻選擇了小的。他的父親覺得很奇怪,問他為什麼要拿小的。他說,因為他小,因此應該吃小的,大的應該給哥哥們吃。

這個故事對我們的孩子進行了很好的教育,也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因為這個故事講到了一個最重要的核心價值觀,就是「禮讓」。

(孔融讓梨)

我們知道,人都是有貪慾的,這是人的本性。越是本真的人,越容易自私。尤其是小孩,由於受到的教育很少,因此,自私幾乎是他們的天性。必須要受過禮儀教化以後,孩子才會懂得謙讓。

從這個角度來說,孔融在很小的時候,就懂得謙讓,這顯然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古人才把孔融的故事,收進《三字經》裡,教育一代又一代人。直到現在,仍然是對我們的孩子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教材。

但是,我們知道,《後漢書》記載,孔融最終是被曹操給殺死的。孔融之所以被曹操殺死,《後漢書》記載,是因為他說了一句話。他說:「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寄物缶中,出則離矣。」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父母對子女還說,算不得什麼親人,也不必對他們報什麼恩。因為子女之所以產生,不過是因為父親一次情慾的副產品而已。而母親,也不過是裝這個副產品的一個容器罷了。

因為孔融說了這句話,曹操認為孔融有損於「禮教」。古代是禮治社會,「禮教」當然是古代社會的頭等大事。如果某人在古代做了有損於「禮教」的事情,自然是應該受到嚴厲處罰的。再加上孔融本身是孔子的後代。作為孔子的後代,自然是道德標桿,而他竟然做出有損於「禮教」的事情,所以必須得殺,因此,孔融就被曹操殺掉了。

(曹操)

孔融在四歲的時候,就因為懂得「禮讓」,也就是維護「禮教」,被後世立為學習的榜樣。但是他最終卻因為違反「禮教」,而被曹操殺掉。這件事實在是太詭異了。那麼,如果我們是老師,我們在課堂上教孩子的時候,怎麼來給孩子們講孔融這個結局的故事呢?或者說,就算我們裝含糊不講,如果有孩子問到這一點的時候,我們又如何給孩子們解釋呢?

當然了,我們知道,孔融被曹操殺害,是因為曹操想要篡奪漢朝的江山,因而在朝廷之中飛揚跋扈。孔融對曹操這種飛揚跋扈的行為很不滿,因此多次出言諷刺曹操。

有一次,曹操在打敗袁紹以後,曹丕就直接把袁熙的妻子,也是當時大美女的甄宓奪為己有。孔融就對曹操說,周武王伐紂成功後,把妲己賞賜給了周公。當時曹操還信以為真,問孔融,真有這麼回事呀?孔融笑著說,我是根據今天發生的情況,推測出來了。曹操才知道他在諷刺自己。

還有一次,曹操率大軍親征烏桓,孔融又說話諷刺他,說他窮兵黷武。後來曹操提倡禁酒,孔融又反對,又說話諷刺曹操。

(甄宓)

幾次三番,讓曹操非常生氣。但是因為孔融在當時非常有名,因此曹操也不敢輕易殺他。於是就悄悄派人收集孔融說過的話,在聽到孔融說出「父母容器論」後,就以此為借口,把他給殺掉了。

曹操殺孔融,肯定是找的借口。但問題是,不管曹操是不是找的借口。這句話,確實是孔融說的。孔融說這句話,確實是有損於禮教的事情。那麼他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孩子們如果問我們,我們又怎麼解釋呢?

關於這個問題,魯迅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這篇演講稿中,專門談過。魯迅說,當時是處在政治高壓時期,由於曹操想奪皇位,因此才實行政治高壓。孔融當時是出於激憤,說了反話。意思是說,不守禮教的是曹操。孔融對曹操不滿,但礙於政治高壓,只能說這樣的話來諷刺。

(漢獻帝劉協)

這話也對,從前面的講述我們已經看出來了,孔融這個人,確實是喜歡諷刺人的。但是有兩個問題魯迅似乎沒講透。其一,孔融的「父母容器論」,怎麼就在諷刺曹操呢?曹操誠然對漢獻帝劉協不忠,但他沒有對父母不孝啊。其二,當時確實政治高壓,但是孔融向來說話沒遮沒攔,根本不把曹操放在眼裡,他用得著這樣委屈婉轉地說麼?

因此,魯迅的解釋並不完美。我認為,孔融之所以那樣說,還是因為孔融說話做事都不嚴謹。他在當北海相的時候,治理無方,又不團結人,因此把北海搞得一塌糊塗。後來袁譚打過來的時候,他又不會守城。對方箭如雨下,他還在那兒看書,裝風度,最後又自己逃跑,把妻兒老小都丟了。

總之,孔融雖然小時候很「禮讓」,但因為沒有學到真本事,因此於國家無益。再加上說話不檢點,要表現自己言談舉止非同凡響,因此最終把自己給害了。

所以,我認為給孩子講的時候,還是要一分為二。孔融小時候很早慧。但是後來他不思進取,又不檢點,才會落得這樣的下場。我們也正好借此,給孩子們一些警示。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