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孫權之後的皇帝來說,為何短短51年就變換了4、5個皇帝?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對於孫權之後的皇帝來說,為何短短51年就變換了4、5個皇帝?

孫吳應該是三國中皇帝變動最快的國家了,短短51年變換了4、5個皇帝。而在孫權之後的皇帝總體來說並沒有皇帝之才,在孫吳式微之後沒能保持現狀不說,反而使得國家更加衰敗,只能苟延殘喘。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公元252年(太元二年)四月,孫權病逝,年僅十歲的孫亮即位,由諸葛恪、孫弘、孫峻等輔政。公元253年(建興二年),諸葛恪征淮南失敗,被孫峻等人所殺,大權落入孫峻手裡。三年後孫峻病死,將權力交給從弟偏將軍孫綝。孫綝嗜好殺戮,殘虐無道,殺害了孫吳的重要將領呂據、朱異等,曠日持久的內爭也使孫吳國力遭到嚴重削弱。

公元258年(太平三年),孫綝廢黜孫亮,迎立孫權第六子孫休即位。孫綝與其兄弟五人,皆管理禁軍部隊,權力遠遠超過皇帝,不久孫綝又被殺死。孫休在位期間,頒布良制,嘉惠百姓,但並未使孫吳的疲弊之態得到根本改善。

公元264年(元興元年),孫休病死。孫吳內部形勢不穩,欲立一個較年長的君主。左典軍萬彧向當時握有實權的丞相濮陽興、左將軍張布推薦孫和的長子孫皓即位。

孫皓即位初期,曾一度施行善政,一時被譽為「令主」。但不久,他的殘暴一面就開始顯露。孫皓對臣民殘忍無道,自己則驕奢淫逸,民怨沸騰。幸陸抗、陸凱等重臣的全力支撐才讓孫吳苟延殘喘。另外,孫吳不斷向晉發動戰爭,孫皓親率大軍屯駐東關,令吳軍攻打晉江夏、襄陽、合肥、交趾等地。

孫皓不斷的軍事行動給晉朝帶來了一定的困擾,但同樣也給孫吳自身帶來沉重的負擔,並遭到江東士族的一致反對。陸抗等認為孫皓連年發動的戰爭耗費了大量的國家資源,得不償失,並且也無法改變晉強吳弱的現狀。

公元271年(建衡三年)陶璜擊破交趾,擒殺西晉設置的守將,收復了交趾,九真郡、日南郡都回歸孫吳的統治下,後又平定了扶嚴夷,設置武平郡,任命武昌督范慎為太尉。使持續多年的交趾叛亂暫告停歇。

公元272年(鳳凰元年)西陵守將步闡因畏懼失職,佔據西陵城叛吳降晉。吳將陸抗立即率將軍左奕、吾彥等討伐,晉將楊肇、羊祜、徐胤率軍救援步闡。西陵城防堅固,陸抗圍堰防守,併力排眾議毀壞大壩,與晉軍對峙。陸抗軍中的一個營的都督俞贊降晉。陸抗利用俞贊提供給晉軍的情報,連夜調整了軍力部署,第二天擊敗晉軍。西陵城也被攻克。

陸抗攻克西陵後,殺死步闡以及與他同謀的將吏共幾十人,並將他們夷滅三族。陸抗向孫皓上書,請求對餘下的幾萬人赦免。孫皓加封陸抗為都護。晉朝羊祜獲罪,被貶為平南將軍。楊肇被免去官職,成為平民。

西陵之戰後,孫皓誤判了當前形勢,窮兵黷武,屢次對晉朝發動小規模戰爭,徒耗國力,加速了孫吳的滅亡。孫皓攻克西陵後,自認為是得到了上天的佑助,志向益發顯揚。

他讓術士尚廣為他占卜是否能得到天下,尚廣回答說:「吉。庚子年,青色的車蓋會進入洛陽。」吳主大喜,不整治政令,一心一意地謀劃兼併天下的事情。此後,屢次對晉朝發動攻勢,徒耗國力,加速了孫吳的滅亡。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