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瞭解建安二年嗎?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按照歷史規律,後漢經過曹劉孫三家爭霸,最後應該歸於一統。但是孫堅孫策曹操劉備這樣的梟雄或者說禍害們紛紛死去之後,漢室並沒有復興,最後被最擅長扮豬吃老虎的司馬懿撿了大便宜。
細看後漢三國正史,我們就會發現,在漢獻帝劉協建安二年,從亂軍之逃掉了兩個孩子,正是這兩個孩子阻止了三國歸漢。亂兵手不夠狠,馬不夠快,沒有殺掉這兩個小傢伙,犯了歷史錯誤。所以我們可以說,漢朝的滅亡,在建安二年就埋下了伏筆:亂軍之中,跑掉了兩個熊孩子!
曹丕之所以敢於並成功篡漢,是因為他看到孫劉聯盟已經名存實亡,而且經過夷陵之戰,劉備和孫權都元氣大傷,不但不能同心協力伐魏,而且還要防範對方背後捅刀子。如果孫權沒有奪荊州殺關羽,一旦曹丕稱帝,這兩個人就可以打著為漢獻帝劉協報仇的旗號,大張旗鼓地進攻曹魏,而且會得到中原多數百姓的支持。
外有孫劉兩面夾攻,內有門閥士族起兵內應,曹丕一定會死得很難看。
但是這大好局面,被年輕氣盛目光短淺的孫權破壞了——他只想擴大自己的地盤,但拿到荊州之後,才知道這是一塊燙手山芋。
劉備發誓不死不休,在夷陵戰敗後調集趙雲星夜趕來,準備重整旗鼓再戰江東,孫權只好第二次遣使請和(第一次求和劉備沒答應):「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先主許之,遣太中大夫宗瑋報命。」
劉備之所以答應孫權的請和要求,是因為他本人正在拉肚子,一時半會兒好不了,暫時允和,未嘗不是緩兵之計。只可以劉備這肚子拉得有點厲害,病倒了就再也沒爬起來,孫權算是逃過了一劫。
夷陵之戰後,曹丕迅速調兵遣將準備玩兒一手卞莊刺虎:「命曹休、張遼、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須,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圍南郡。」
孫權被嚇得手足無措,趕緊寫信給曹丕,願意獻出全部地盤換取自己一條小命:「若罪在難除,必不見置,當奉還土地民人,乞寄命交州,以終餘年。」
能惹事兒不能平事兒,這就是熊孩子孫權,如果不是他只顧眼前利益而罔顧天下大勢,曹丕也不敢悍然廢掉劉協而以魏代漢。
曹丕接管的曹魏集團,內部也並不是鐵板一塊:曹彰曹植口服心不服,賈詡明哲保身,司馬懿包藏禍心,劉曄等漢室宗親伺機而動,五子良將的倖存者搖擺不定,曹丕一著不慎,就會滿盤皆輸。
這時候我們禁不住要埋怨周泰周幼平了:建安二年,你為什麼要捨命救出十五歲的熊孩子孫權?讓他死在亂軍之中,哪還有和後來這麼多麻煩事兒?
我們細看三國三巨頭,就會發現孫權的人品和能力,都不如曹操和劉備,老年的孫權更是昏聵殘暴,要是他再晚死幾年,東吳就被他折騰垮了——地盤和地位不是自己打下來而是繼承來的,所以孫權身上頗有些二世祖的驕橫習氣。
如果建安二年周泰不冒死救出孫權,也就沒有後來的赤壁之戰,劉備可能早就跑到蒼梧太守吳巨那裡去了。
周泰冒死救孫權,在《三國誌》和《江表傳》中都有記載:建安二年,十五歲的陽羨縣長孫權被數千亂兵包圍,戰刀已經砍到了孫權的馬鞍子,再砍幾刀,孫仲謀就要變成孫肉醬了,這時候周泰出現當了肉盾,「泰奮激,投身衛權,膽氣倍人,左右由泰並能就戰。賊既解散,身被十二創,良久乃蘇。是日無泰,權幾危殆。」
建安二年,孫權十五歲了,這一年曹丕更小,只有十歲。巧合的是,正是這一年,十歲的曹丕也在亂軍之中撿了一條命。
建安二年,張繡在曹操軍事壓力下被迫投降,又被曹操搶走了嬸子,於是在毒士賈詡的策劃下,對曹操發動了突然襲擊。
宛城之戰,是曹操敗仗中損失最慘重的一次:曹操的長子曹昂戰死,曹操的侄子曹安民戰死,大將典韋戰死,而且曹昂和典韋完全是替曹操死掉的。
典韋之死,讀者諸君耳熟能詳,就不再贅述,曹昂之死,讓曹操愧疚了一輩子,臨死前還在念叨。事實上曹操也真應該愧疚,因為在宛城之戰中,曹昂是可以跑掉的:「公所乘馬名絕影,為流矢所中,傷頰及足,並中公右臂。昂進馬於公,公故免,而昂遇害。」
曹昂因為沒有戰馬而死於亂軍之中,十歲的曹丕則比較幸運,他逃掉了。在多年以後,曹丕還在他撰寫的《典論·自敘》中心有餘悸地記載:「上(曹操)南征荊州,至宛,張繡降。旬日而反,亡兄孝廉子修、從兄安民遇害。時餘年十歲,乘馬得脫。」
也不知道是歷史的巧合還是天不佑漢,建安二年跑掉的這兩個熊孩子,一個成了魏文帝,一個成了吳大帝,大漢帝國的破滅,在建安二年埋下了伏筆。
我們細看三國正史,就會發現曹魏大權只要不落到曹丕手裡,就一定會回歸天子劉協:黃須兒曹彰只想做衛青霍去病,為大漢開疆拓土建功立業;文藝青年曹植只會喝酒作詩,既沒有雄心也沒有霸氣。
文章最後,照例請問讀者諸君:如果建安二年,曹丕戰死於宛城,孫權被亂兵所殺,後漢三國的走勢將會如何?曹魏集團還有誰可以取代曹丕?東吳除了孫權,還有誰可以接手孫策的地盤?
筆者絞盡腦汁,也沒找出可以替代人選:曹彰曹植不行,曹沖早夭,曹熊體弱多病,都沒有曹丕文武雙全膽大包天;孫策遇刺重傷不治的時候,孫翊、孫匡、孫朗還沒成年,他們的能力和威望,能夠震懾江東群雄並讓周瑜和張昭甘心輔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