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進京之後 董卓為什麼能夠廢立皇帝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董卓進京之後 董卓為什麼能夠廢立皇帝

今天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董卓廢帝,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據《後漢書》等史料記載,中平六年(189年)八月二十五日,大將軍何進與司隸校尉袁紹密謀除掉宦官,但何太后不聽。因此,朝廷徵召董卓入京,準備逼迫何太后。董卓未到,大將軍何進已被宦官殺害。怒氣沖沖的士兵襲擊了宦官,何進將吳匡等人聯合董旻(當時的奉車都尉董卓之弟)攻殺車騎將軍何苗,中常侍段珪等劫持了漢少帝劉辯,逃了。

北芒山下,驚恐的劉辯見董卓軍疾馳而來,嚇得淚流滿面。最後董卓在北門救出皇帝,然後還宮。同一年9月1日,在崇德前殿,丁宮主持廢立典禮,太傅袁隗將劉辯扶下皇位,撤銷玉璽印綬交給劉協,然後扶劉協正式登基,成為「獻帝」。

對於這一點,在很多人的眼裡,無論是漢少帝劉辯,還是漢獻帝,都是幼稚的皇帝,所以沒有必要把董卓廢立。於是問題就來了,董卓進京以後,為什麼漢少帝劉辯要被廢掉,漢獻帝也要被改稱?

而董卓之所以這樣做,實際上是考慮到了很多。首先,董卓在朝中威望不高,他想用廢帝,以最快的速度建立自己的權威。其次,漢少帝那時已十四歲,過不了幾年就要長大了。與劉協才八歲時,擁立年幼的陳留王,更符合董卓掌管朝政的計劃。

還有一點就是篡逆程序,古時候的許多事情,特別是篡權的事情,都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不是說有力量就可以為所欲為,表面上還是要體面一點的。這可以從漢末、三國時期的曹魏漢、西晉代魏三個方面看出。

例如由公爵逐步升為王爵,由王爵逐步升為皇帝;如賜九錫、劍履上殿等政治特權;篡位時要四方獻祥瑞,群臣上表,篡位者要再三推讓再接受。

在這個過程中,還有一個比較長而複雜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和廢立皇帝一樣,是篡逆程序中較為常見的一步。廢除原來的皇帝,重新建立自己的傀儡政權。等待時機成熟再放棄傀儡自立,這是一個緩衝過程。

對董卓來說,劉辯代表的是外戚集團,而在漢靈帝心中,劉協是最合適的皇位繼承人。董卓進京後提出廢劉辯立劉協為帝,其目的是希望通過這一舉動來贏得士大夫集團的支持,為自己的專權創造有利條件。

然而,令董卓想不到的是,士人集團對自己這個來自「邊鄙之國」的武夫並不感興趣。不管士人團體有沒有採取廢立措施,他們都會反對的。而且董卓這次廢立,正好給了士人集團一個極好的借口,於是諸侯討伐董的戰爭也由此開始。

在董卓被殺後,王允犯下了致命的錯誤,這讓人十分氣憤。這就是要將董卓的黨羽殺光,一開始,董卓被殺後,其黨羽已經四散奔逃。只要在這個時候進行平息,大局就會穩定。但是王允命令追殺董卓的黨羽,李傕等人只能同歸於盡,共同叛變,由此引發了長安之亂。要是措施得當,那世界也不會像後來那樣,至少不會連打幾十年仗。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