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怎麼讓百姓安居樂業?揭秘其推行的屯田政策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曹操怎麼讓百姓安居樂業?揭秘其推行的屯田政策

三國網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曹操的故事,今天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與大家一起分享。

漢魏期間,群雄並起。曹操佔據的兗州,處於四戰之地,並不是一個理想的根據地。但是曹操硬是倔強其間,十數年之內,東擒呂布,西逐袁術,北破袁紹,南征劉表,基本統一了動亂的北中國。原因有很多,比如奉天子討不臣的旗號,曹操的知人差任,用兵如神等等。其中有一項是非常重要的戰略決策,那就是他早年在兗州就推行的屯田政策。

漢末天下大亂以來,糧食是頭等大事。軍閥混戰,沒糧食就縱兵搶奪,吃飽了就隨手丟棄。因為沒吃的許多團伙隨聚隨散,自生自滅。袁紹在河北,部隊吃桑椹,袁術在淮南,部隊吃蚌蛤、海螺等貝類。許多地方發生了人吃人的慘事。建安元年,曹操迎接漢獻帝劉協到許昌。聽取了部下棗祗、韓浩等人的建議,首先在許昌一帶推行屯田政策,當年就收谷百萬斛。於是命令全國州郡設置田官,任務就是種田,解決征伐四方但缺糧草這一後顧之憂。

1、緣起

屯田制的推廣,最大的功臣首推棗祗。這個人是曹操早年起兵時的戰友,打董卓時就在一起。曹操在兗州時,棗祗擔任東阿城的縣長。在任期間,修繕城防,加強武備。在境內鼓勵百姓種田養桑,積穀屯糧。初平二年,曹操征討徐州,呂布陳宮等人趁此機會襲擊兗州,各郡縣紛紛叛離,只餘下東阿等三座城堅守待援。東阿城在棗祗的指揮下,擋住了呂布等人的進攻,和另外兩城一起,成為曹操回師兗州後的反攻基地。棗祗為最後曹操擊敗呂布,奪回兗州,立下大功。

棗祗在跟隨曹操剿滅黃巾軍過程中,對黃巾軍在戰時的亦戰亦耕那種「兵農合一」的方法很有感觸。黃巾軍很多時候是拉家帶口地造反,戰時為兵,休時為農。棗祗本來就注意農桑,積累了很多農業方面的知識,就用心對黃巾軍的做法進行研究,為後來他提出屯田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曹操在許昌,原先推行的生產方式是「牛輸谷法」。即官府把耕牛租給農民使用,農民以租的耕牛多少,交納賦役。這種方法是單干,廣種薄收,漫天撒網,效果不是很好。

棗祗看出了這一問題,便向曹操提出了實行屯田的建議。他對曹操說,實行牛輸谷法如果遇到水災旱災,基本沒有收成。實行屯田,重點是能夠集中大批人力與物力,集體耕種和收穫,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會迅速改變軍隊糧食不足的現狀。曹操同意了棗祗的意見,任命他為屯田都尉,全權負責屯田事宜。

2、卓越的成就

棗祗把因戰亂荒蕪的農田全部收為國有,廣泛招募大批流亡農民,按軍隊的編制進行整編。由政府提供土地、種子、耕牛和農具,讓他們開墾耕種。獲得的收成,由國家和屯田的農民按比例分成。這充分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漂泊四方的民眾紛紛回歸土地,參加到屯田的大軍中來。屯田的第一年,如上文所述,就收成百萬斛。立馬改善了曹操軍隊的軍糧緊張狀態,曹操的兗州成為兵強馬壯,豐衣足食的強大割據力量。

因此,曹操下令道:「國家安定的根本要素,是兵強糧足。過去秦人重視農業統一了全國,漢武帝用屯田平定了西域,這都是古人傳下來的,值得我們學習的好辦法。」並在全國推廣應用屯田制。後來進一步聽從棗祗的建議,在軍隊中也推行屯田。這樣,農民重新回到土地上,荒蕪的農田重新開墾起來。從而有效地恢復了遭受戰爭破壞的北方農業生產力,徹底解決了困擾曹操多年的糧草問題。幾年下來,政府積存了大量的糧食,倉庫都裝滿了,為曹操平定四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使得大量流離失所的百姓,重返家園,安居樂業。北方的經濟得到了迅速的恢復。

可惜棗祗死的早,沒看到屯田的成效。曹操後來追思他的功勞,說:「安能再有憂國忘家如棗祗這樣的人嗎?對棗祗的封賞不夠,是我的過錯。」命令封爵位於他的兒子,以表揚他的不巧功業。

棗祗留下的未競事業,由另一個叫任峻的人完成。

3、繼任者

任峻字伯達,河南中牟人。早年就鼓動中牟縣長起兵討伐亂國的董卓,並在曹操軍隊過境時,率領部下投奔了曹操。曹操非常高興,這是典型的雪中送炭嘛。曹操把自己的堂妹嫁給了任峻,對他信任有加。棗祗開始屯田,曹操任命這個妹夫為典農中郎將,棗祗死後,任峻成為屯田工作的一把手。

曹操和袁紹在官渡交戰時,任峻負責糧草的供應。他將運糧部隊按一千輛車作為一個單位,十條糧道並進,並布重陣來保衛糧食,有效地抵擋了袁軍的襲擊,保證了前線的糧食供給。為最後曹操擊敗袁紹立下汗馬功勞。

屯田開始,棗祗、任峻招募了大批農民在許昌周圍耕種。任峻為人寬厚大度,工作思路清晰,執行能力很強。平常撫恤孤寡,周濟貧民,講信用,守大義,在軍民中威望很高。在他的帶領下,屯田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建安初年實行屯田制,到建安三年,郡國糧草充足,百姓安業。後人評介說,屯田工作使得百姓豐衣足食,國家富饒,由棗禰開始,由任峻完成。

任峻死在建安九年,曹操為他哭了好幾次。曹魏最後雖然被司馬氏替代,但司馬家平定蜀漢、東吳,一統天下,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屯田制度實行後,中原地方人口繁衍,經濟發達,國家富強。

對蜀、吳兩個敵對國完全佔據了上風,有很大的優勢。用現代的話來說,戰爭打的就是經濟戰。三國歸晉,屯田是一大功勞。

4、影響

棗祗、任峻對當時農業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是改變整個時代里程碑似的人物。其遠見卓識開創的屯田制度影響很大,不僅在當時起了決定性的積極作用,而且為後世開創了一種大規模的寓兵於農、兵農合一的先例。漢魏之後,歷代的統治階級都在倣傚屯田制。

三國末年,曹魏雍州刺史鄧艾在淮北、淮南大規模推行屯田,每五里設置一個軍屯營,每營六十人,既屯田又戍邊。到後來從京城洛陽到淮南壽春,一路雞犬相聞,一派繁榮富庶,是屯田制最成功的例子。為後來消滅蜀吳兩國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清乾隆年間平定新疆,軍隊留在當地屯田的作法,就是這種餘風。屯田制度,在中國政治、經濟、軍事發展史上,都佔有重要的地位。

後人對棗禰、任峻等人的功績給予非常高的評價。寫下二十四史演義的大才子蔡東藩說:「棗禰、任峻同心協力推行屯田,只幾年功夫,糧食滿倉。又在郡、縣設置田官,使得國家富饒,人民安樂。曹操借此用兵四方,戰爭中不用費力運輸糧食,才掃平群雄,兼併天下。曹魏的功臣,棗祗、任峻應當位列首位!比起荀彧、荀攸、郭嘉這三個曹魏最了不起的謀士參謀,他們倆的貢獻和地位也不算低。」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