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司馬懿的謀略是不是真的高於曹操?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揭秘:司馬懿的謀略是不是真的高於曹操?

曹操生於公元155年,司馬懿則生於公元179年,年齡相差24歲,這樣的年齡差,在平均壽命較低的古代,已經超過一代接近兩代了,故而他們兩人之間的交集並不算多。然而,由於曹操屬於雄才大略的人物,司馬懿也是精於謀劃的典型,故而經常會被拿來做比較,為了確保公正客觀,只能選擇他們共同參與過的兩個典型事件來加以分析和討論。

第一件事,曹操率領大軍征討張魯,張魯投降之後隨即成功的佔據了整個漢中地區,此時司馬懿勸曹操乘勝追擊,直接攻取益州,徹底解決劉備這個心腹大患,但是曹操並未採納,反而撤軍。

《晉書·帝紀》中的原文如下:

從討張魯,言於魏武曰:「劉備以詐力虜劉璋,蜀人未附而遠爭江陵,此機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漢中,益州震動,進兵臨之,勢必瓦解。因此之勢,易為功力。聖人不能違時,亦不失時矣。」魏武曰:「人苦無足,既得隴右,復欲得蜀!」言竟不從。

司馬懿的建議主要著眼點在於劉備是通過卑鄙手段奪取益州,人心尚未收復,肯定能夠輕易獲勝,但是,這個建議有兩個問題:1,是否真的成立;2,沒有考慮劉備將對此作何反應,東吳又將有什麼樣的動作。

不錯,劉備是劉璋「引狼入室」請到益州的,然後鵲巢鳩佔奪取了益州,但對於益州百姓來說,曹操同樣是個外來者,為什麼一定會支持他呢?假如蜀地百姓真的對劉備非常不滿,其圍困成都期間,何以能從容集結增援部隊,而不擔心各地的反抗呢?所以在僅僅時隔兩年後的公元217年,曹、劉爭奪漢中之時,益州不但風平浪靜,並且達到了「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地步,成為劉備堅強的後盾。顯而易見,人心如何,不過是純粹的臆想,沒有根據。

此外,三國鼎立之勢形成之後,任何兩國之間的戰鬥都必將引發第三方的反應,分分合合全都是由戰略形勢來決定的,假如曹操揮師進軍成都,由於戰役的發起已經沒有了突然性,蜀軍即便是全面收縮防線,僅僅憑借成都,都能將魏軍擋住。與此同時,而劉備必定選擇與孫權媾和,孫權不可能坐視不理,必定從合肥前線向曹魏發起攻擊。當戰爭進入膠著狀態之後,曹操必須同時面對兩個難題,維持穿越秦嶺的漫長而艱難的補給線和應付東吳的全力進攻。

再者,取漢中再順勢攻取益州,與當年取荊州再順勢攻取江東極度相似,表面上看起來全都是有利條件,可真正付諸實施之後才發現完全不是那麼回事,曹操對此自然是心有餘悸,不願冒險,也沒有資本承擔另一次大敗。

第二件事,關羽水淹七軍,斬龐德,擒於禁,兵峰直指許昌,曹操一度想遷都避其鋒芒,司馬懿勸阻,並獻計聯合孫權,襲擊關羽側背,事後的形勢發展與司馬懿的推測完全一致。

《晉書·帝紀》中的原文如下:

是時漢帝都許昌,魏武以為近賊,欲徙河北。帝諫曰:「禁等為水所沒,非戰守之所失,於國家大計未有所損,而便遷都,既示敵以弱,又淮沔之人大不安矣。孫權、劉備,外親內疏,羽之得意,權所不願也。可喻權所,令掎其後,則樊圍自解。」魏武從之。權果遣將呂蒙西襲公安,拔之,羽遂為蒙所獲。

老實說,司馬懿的這個計謀確實比起曹操的遷都要高出一個層次,然而,司馬懿獻計在《三國誌》中是這樣記載的:

司馬宣王及濟說太祖曰:「於禁等為水所沒,非戰攻之失,於國家大計未足有損。劉備、孫權,外親內疏,關羽得志,權必不願也。可遣人勸躡其後,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解。」——跟一個叫蔣濟的謀士參謀一起提出來的!

反過來,再看看當時攻殺關羽的東吳方面的相關記載(《三國誌·呂蒙傳》):

後羽討樊,留兵將備公安、南郡。蒙上疏曰:「羽討樊而多留備兵,必恐蒙圖其後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眾還建業,以治疾為名。羽聞之,必撤備兵,盡赴襄陽。大軍浮江,晝夜馳上,襲其空虛,則南郡可下,而羽可擒也。」

從中不難看出,東吳上下,早已謀劃停當準備乘虛而入,偷襲關羽後方基地,與曹魏方面的謀劃、通知、聯盟關係並不大,不過是在等待最佳的時機而已。

《三國誌》成書於西晉,多多少少對司馬懿有些粉飾之處,當然,這也是在所難免的,故而說其謀略高過曹操肯定失之公允。曹丕登基之後,司馬懿幾乎主導了全部的對外對內戰爭,可是在魏國總體實力強於吳蜀的情況下,打得全都是防禦戰,能力如何,足以證明——處在同樣的位置,他非但沒有表現得比曹操更好,反倒是差了許多。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