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是什麼人?一生極富爭議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呂蒙是什麼人?一生極富爭議

今天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此人是江東著名將領,一生極富爭議,擊殺關羽他是最大黑手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若說漢末三國時期誰的知名度最高,我想無非四個人:曹操、劉備、諸葛亮、關羽。而其中關羽作為婦孺皆知的三國第一著名將領,離不開後世朝代對他的包裝推崇,將之奉為「武聖人」、「關帝」、「義勇武安王」,到了明朝萬曆年間,加封神位「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成為眾多行業崇拜的偶像神明,並傳承至今。有關關公的典故也有太多,其中僅「敗走麥城」是個負面教材,也是關公自身過於驕傲自負帶來的悲慘結果。

那麼,是誰逼得關雲長敗走麥城的呢?

呂蒙,字子明。原本是孫吳集團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低級武官,行伍出身,靠著姐夫鄧當的關係才成為孫策的隨從,被稱為「吳下阿蒙」。因為戰功積累,在軍中才逐漸有了地位,他也有了更多統兵從戰的機會。呂蒙雖武將本色,但終於克己,不爭首功,有國士之量。當然,最終讓他執掌兵權,白衣渡江奪荊州的還是因為一件事。

在呂蒙名望很低時,凡事他都要隱忍,對於同僚中的戰將,也許武技殺敵上不及他們;對於位高權重的文臣,他又有些自慚形穢,總之是處於一個比較尷尬的地位。但呂蒙的一些可貴的個人品質還是被賞識他的老闆發現了。孫權就曾經勸導呂蒙:「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也。」當時的呂蒙很渴望進步,但還未明白學習的重要性,只是因為軍務繁忙推辭了。孫權說:「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而……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於是呂蒙開竅了,開始發奮圖強,學習深造。是種子定會有開花之時,可要是塊石頭,一輩子也不會發芽。我們不知道呂蒙究竟讀過什麼書,只知道後來,上司魯肅來考察呂蒙,一席話,令魯肅驚歎:「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呂蒙也很高興,笑道:「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從此以後,兩人交往甚密,魯肅更是將呂蒙視為自己繼位人的不二人選。

後呂蒙佈防濡須口,使曹操望而卻步,只歎「生子當如孫仲謀」;又獻計取皖城,舉薦甘寧僅一夜功夫攻破城樓;後奇襲廬陵平定叛亂,處決禍首,其餘人盡數釋放,都體現了他卓越的統兵才能。

兵者,詭道也。呂蒙評估形勢,策劃了白衣渡江的行動,成為漢末三國時一個非常經典的戰例,原因還不在於交戰雙方打得多激烈,而是這幾乎就沒有多少戰場拚殺,而是用了許多心理戰術,達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比如在攻取三郡時,利用信息閉塞,誘降郝普為取南郡作了鋪墊。示弱關羽,使其麻痺大意,繼續沉醉在北伐的赫赫戰功之中,背後拿下荊州,安撫民心,還讓關羽手下士兵的家屬寫信給前線將士「報平安」……洞若觀火,釜底抽薪,等等攻心戰術直接打擊了關羽的荊州軍士氣。後來,關羽被呂蒙設計圍困,只得敗亡麥城,一世英名,毀於一旦!

後人崇拜關羽,因而鄙夷呂蒙所作所為是陰險小人,比如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直接改寫成了關羽化作厲鬼向呂蒙討命。如今,許多三國迷也認為孫吳背信棄義,偷襲荊州太過無恥,也有人認為呂蒙能得荊州,全靠曹魏大軍拖住關羽。但事實上呢?這是政治,是戰爭!只有利益,沒有好壞。孫臏不去直接與龐涓交戰,而是圍魏救趙,在對方後院放火,怎麼又沒人說他卑鄙陰險呢?恰恰相反,這才是一個軍事家應有的眼界與格局!

戰爭從來不是某個地點,某個時間發生的的某個單獨的事件,這關乎財政、物資、外交、輿論、文化等天時地利與人和因素。孫子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而要有這樣的格局,不學習,不進步,能行嗎?

關羽在威名中膨脹,而呂蒙在勤學中成長,這本身就是一個鮮明的對比。可見,學習是終身的,是受用無窮的。人言:活到老,學到老。如今來看,只有「學到老」,才能「活到老」。

也許,有一天,你也可以像呂蒙那樣,把「神」拉下馬。只要你勤奮好學,永不自滿。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