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存在感最低的“後將軍”:費曜實力如何?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國存在感最低的“後將軍”:費曜實力如何?

後將軍,古代官職,始於戰國時期。對於後將軍來說,地位僅次於上卿,職務上包含了護衛京師,駐守邊境等範圍。按照東漢時期的官制,後將軍在武將中僅次於大司馬、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等官職,也即是一個中等偏上的武將官職。在漢末三國時期,不少武將甚至諸侯就曾被封為後將軍。

比如在蜀漢,黃忠、姜維等人曾擔任後將軍一職。再比如曹魏,曹洪、文聘等人曾擔任後將軍一職。而就筆者今天要說的費曜,雖然也曾擔任後將軍的官職。但是,在三國歷史上,費曜的知名度相對較低。進一步來說,費曜可以說是三國時期存在感最低的「後將軍」!感興趣的讀者和三國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費曜名為「費耀」。對於這位武將,跟隨曹真和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軍作戰。在這場戰役中,「費耀」懷疑姜維作內應是假,自告奮勇替曹真出征,結果被事先埋伏的姜維包圍,自盡而死。

對此,在筆者看來,雖然費曜在正史上的經歷,和《三國演義》的描寫存在較大的差距。但是,不管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誌》,費曜都是蜀漢的手下敗將。

根據《三國誌》等史料的記載,黃初元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建立曹魏之後,費曜被封為後將軍。對此,在筆者看來,因為後將軍是一個相對較高的武將官職,不可能一下子就被授予。所以,這意味著,費曜很可能之前就跟隨曹操南征北戰,立下了戰功,這才可以在曹丕稱帝后晉陞為後將軍。當然,因為史料記載的匱乏,費曜在曹操生前的戰績,並沒有明確的說法。至於費曜的生卒年,籍貫,出生地等信息,同樣沒有相關的史料記載。

黃初二年(221年),曹魏的涼州地區出現了叛亂。對於剛剛稱帝的曹丕來說,自然對這一情況十分憂慮。在此背景下,魏文帝曹丕派遣張既去平定叛亂,並讓夏侯儒和費曜等人領兵在他後面接應。

因為張既成功平定了叛亂,魏文帝曹丕非常高興,下詔說:「君渡黃河,歷險境,用疲勞的軍隊攻擊有準備的敵人,以少數勝多數,功勞蓋過了周宣王時期的南仲,勤勞超過了尹吉甫。這個功績出示河西一帶永遠寧靜,讓我再也不用顧慮這一地區了。」曹丕轉封張既為西鄉侯,給他增加了二百戶食邑,連同以前的食邑,一共四百戶。

不過,對於費曜來說,卻沒有在這場戰役後獲得魏文帝曹丕的封賞,這很可能是因為他沒有什麼出彩的表現。

黃初七年(226年)五月十六日,曹丕病重,立曹叡為太子,遺詔曹真、司馬懿、陳群、曹休一起輔佐曹叡。在魏明帝曹叡即位後,蜀漢丞相諸葛亮開始準備北伐中原的戰役。太和二年(228年),諸葛亮的北伐大軍抵達陳倉,費曜率軍成功防禦諸葛亮的進攻。當然,在這場戰役中,主角並不是前來支援的費曜,而是鎮守陳倉的郝昭。

公元228年十二月,諸葛亮率領大軍從散關出發,包圍陳倉,陳倉早已有準備,諸葛亮沒能攻下來。據《魏略》記載,諸葛亮本來就聽說過陳倉堅固,等到了之後,看陳倉早已有準備,又聽說郝昭就在城中,非常吃驚。正是因為郝昭的堅守,給了費曜等人率軍支援的機會。得知費曜等援軍即將到來的消息後,蜀漢丞相諸葛亮選擇了撤軍,這是為了避免被曹魏大軍前後夾擊。

最後,根據《三國誌》等史料的記載,太和四年(230年),曹魏大司馬曹真率軍進攻漢中。對此,蜀漢關中都督吳懿和鎮北將軍、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魏延在諸葛亮命令下引軍西入羌中,攻擊曹魏涼州地區,蜀漢大軍行至陽溪一帶,遭遇費曜、郭淮的大軍,兩軍會戰,吳懿和魏延大破費曜和郭淮。對此,在筆者看來,雖然費曜和郭淮是主場作戰,還擁有兵力上的優勢,但是,他們還是敗給了魏延和吳懿。與此同時,曹真大軍因為天氣等方面的因素,也無法襲擾蜀漢的漢中之地,只能選擇撤軍。

公元231年春天,蜀漢丞相諸葛亮乘曹魏雍涼地區半年沒有下雨,再次進行北伐,以木牛運糧,包圍祁山,並在祁山東北修建鹵城作為蜀軍大營。曹魏因大將曹真病重,魏明帝曹叡改派司馬懿為統帥屯於長安,率領張郃、費曜、戴陵、郭淮等人抵抗。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原中,蜀漢一方因為李嚴沒有及時供應糧草,所以選擇退軍,而就曹魏來說,司馬懿派遣張郃追擊蜀軍,結果遭到了埋伏,所以被殺。

至於後將軍費曜,自然沒能在這場戰役中立下什麼戰功。在此背景下,費曜的官職,也長期沒有得到晉陞。值得注意的是,自公元231年之後,費曜在《三國誌》等史料中就沒有相關的記載。換而言之,費曜的結局,應該屬於下落不明的情況。凡此種種,促使其成為三國時期存在感最低的後將軍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