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桓:曾擊敗曹魏頭號著名將領,他最後怎麼死的?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朱桓:曾擊敗曹魏頭號著名將領,他最後怎麼死的?

說到朱桓,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三國網小編為各位介紹一下此人的歷史事跡。

黃武元年(公元222年),東吳諸將在抵禦曹魏三路大軍南征的過程中,湧現出了許多名不見經傳的後起之秀。除了在江陵保衛戰中立下大功而聲震敵國的朱然之外,還有一個跟他同姓的朱桓,在此戰中的表現也頗為醒目。

據《三國誌‧朱桓傳》中記載,朱桓是在孫權執政初期效力到其帳下的將領,「孫權為將軍,桓給事幕府」。他前期的主要功績跟東吳的諸多將領一樣,主要是在丹陽郡、鄱陽郡等多地,以剿滅平定當地的賊寇叛亂為主,「丹楊、鄱陽山賊蜂起,桓督領諸將,周旋赴討,應皆平定」。因屢戰建功,後來接替周泰成了濡須督。

在與魏軍交戰之前,朱桓可以說跟東吳的大部分將領一樣籍籍無名,也是一位典型的東吳「隱形」將領,直到魏文帝親率大軍南征東吳的時候才逐漸開始顯露,並在其中立下了赫赫戰功進入了大眾的視野。朱桓的成名之戰,跟朱然的江陵保衛戰有些相似的地方:都是以極少的兵力對抗曹魏著名將領率領的大軍,並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據《三國誌‧朱桓傳》中記載,當時曹丕命三路大軍齊頭並進,而其中進攻濡須的一路魏軍,就是由曹魏的頭號著名將領、大司馬曹仁率領的數萬精銳之師。曹仁在行軍的過程中,想要首先佔領州上的有利地形,「仁欲以兵襲取州上」。為了迷惑吳軍並掩蓋真實的目標,在行進的路上就放出口風,「偽先揚聲」,說要全力進攻濡須塢東三十里的羨溪,「欲東攻羨溪」,為吳軍指引了一個假的攻擊點。

朱桓得知消息之後,火速派出帳下的大部分將士去支援羨溪加固防禦,「桓分兵將赴羨溪」。只是讓他沒想到的是,他的這次分兵正好中了曹仁的聲東擊西計策。直到曹仁大軍離濡須口只剩下七十里的時候,才醒悟了過來。朱桓便立即派出探騎去追回趕赴羨溪的部隊,「桓遣使追還羨溪兵」。派出去的部隊還沒有返回,曹仁大軍就已經殺到了濡須口的城下。

當時朱桓只能抓緊時間收緊帳下的兵力進行對抗,但是全部收緊之後才發現只有五千多人,「時桓手下及所部兵,在者五千人」。這就是朱桓的濡須之戰,跟朱然的江陵保衛戰巧合的地方,都是以五千弱勢兵力對數萬強軍。

當時在濡須城中的諸將士,面對來勢洶洶的魏軍個個都恐慌不已,「諸將業業,各有懼心」。而朱桓的表現則也不失為勇謀大將的風采,他把屬將們召集起來給他們做了一次戰前動員。他把當前的形式做了一個簡明透徹地說明:「兩軍對壘在於將領的手段而不在於士兵的多少,再說曹仁用兵遠不如我朱桓,『曹仁用兵行師,孰與桓邪?』我軍客場作戰,已經佔盡了各方面的先機,魏軍千里奔襲,此時已是人困馬乏,『人馬罷困』。我與諸將共據高城,佔據有利地形又是以逸待勞,『此百戰百勝之勢也』。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曹丕親自前來也無濟於事,更何況是一個曹仁,『雖曹丕自來,尚不足憂,況仁等邪!』」

隨後朱桓便做出了作戰部署,命全城的將士外鬆內緊,以誘惑曹仁做出錯誤的判斷,「桓因偃旗鼓,外示虛弱,以誘致仁。」

曹仁看到濡須的防禦如此不堪一擊,果然做出了錯誤的決策。曹仁命他的兒子曹泰率部進攻濡須城,又分派常雕率領諸葛虔、王雙等將,乘坐油船分別襲擊部曲將士家眷們的所在地中洲,而他自己則僅留下一萬人駐守柘皋作為曹泰的後援,「仁自將萬人留柘皋,復為泰等後拒」。

朱桓抓住了曹仁分兵的最佳時機,對魏軍進行各個擊破。他先是分派的部將攻取油船襲擊常雕等人,又親率部將抵禦曹泰,用火攻燒了魏軍的大片營地使其敗退,「燒營而退」。在此戰中,魏將常雕被斬殺、王雙被活捉,魏軍士卒死傷慘重。朱桓憑借這一戰中的出色表現一戰成名,成了敵國盡人皆知的東吳猛將。

不過,朱桓在成名之後的表現平平,沒有什麼太突出的戰績,這可能主要是由於他自身性格上的缺陷,跟東吳諸將不太和睦造成的。但是他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典故「捋虎鬚」,這是在他的一生當中發生的最有意思的一件事。

據《三國誌‧朱桓傳》注引《吳書》中載,在孫權組織的一次酒宴上,朱桓稱自己在遠行之前想捋一下孫權的鬍子,「願一捋陛下須」。孫權聽了之後就滿足了他的心願,將身子探出到桌子外面,朱桓上前捋著孫權的鬍子說:「臣今日真可謂捋虎鬚也。」說完之後兩人大笑。這就是朱桓「捋虎鬚」的典故。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