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睿臨終前為何選擇司馬懿與曹爽輔佐曹芳?發生了什麼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曹睿臨終前為何選擇司馬懿與曹爽輔佐曹芳?發生了什麼

曹魏代漢與高平陵之變在三國亂世中是劃時代的事件。三國網小編整理了一下,現在給大家詳細說明,快點來看看吧。

儘管這兩件事相差近三十年,但同時參與兩次政變的人並不少。不過,其中一人非常特殊,他的身份是漢武帝劉徹之後,不僅高度參與曹魏代漢,取代同宗的漢獻帝,還是司馬懿掌握大權的關鍵推手。作為漢朝皇族之後,為何他要幫助曹魏代漢,又為何在曹睿臨終之前力薦司馬懿輔政?

此人叫劉放,漢武帝劉徹第三子燕剌王劉旦之代,一生經歷非常的「傳奇」。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漁陽王松割據本土,劉放就前去投奔他。204年,曹操平定冀州,擊敗強大的袁紹與袁術,一統北方大勢已成,劉放就勸說王松早日投降,「速至者漸福,後服者先亡」,早點投降的總會得福,落後臣服的先就要滅亡,「將軍您應該投身於曹公,把自己的命運交付給他,用優厚的禮物去與他結交」。隨後,王松依計行事,獻出雍奴、泉州、安次三城,歸附了曹操,其中還夾雜了劉放替王松書寫的「投降書」,書信文辭很是華麗,讓曹操非常欣賞,又聽說劉放勸說王松投降,於是更加看重劉放。

第二年,劉放和王松一起到達曹操處,曹操十分高興,將此事比作「班彪依附竇融而勸河西歸漢」,任命劉放參司空軍事。

之後數十年,劉放歷任參軍事、主簿記室、秘書郎、中書監加給事中等,與劉放任職差不多的是孫資。用今天的話說,這些職位就是「機要秘書」,而中書監機則是要秘書的最高官位。

漢朝時期,中書監屬於內廷宦官機構,主要是整理宮內文庫檔案,曹魏之後中書逐漸不拘於宦官,起用了很多士人,成了可以討論政策的研究機構,其主官階高者稱中書監,次者稱中書令。曹丕時期,考慮到尚書檯權勢日重,威脅到了皇權,於是曹丕提高了中書監的地位,讓之能與尚書檯分庭抗禮。至魏明帝曹睿時期,中書監、中書令已經位高而權重,成為實質上的「宰相」。當時,以劉放為中書監、孫資為中書令,一同掌握機密,由於劉放擅長寫書信和檄文,所以曹操、曹丕、曹叡的詔命文書多出自劉放。

在歷史上,皇帝秘書機構變成實質丞相機構的案例還有不少,最典型的是明朝內閣制,一開始內閣就是皇帝的秘書機構;清朝的軍機處,後來在一定程度上也演化為丞相機構。

眾所周知,秘書是領導的影子,必須深得領導信任才行,劉放、孫資一直擔任領導秘書,說明他們深得曹氏家族信任,必定高度參與了曹操、曹丕等的一系列謀劃。史書上沒有記載劉放、孫資在曹魏代漢中的詳細言行,但以他們的職位來看,必定是深度參與了這一次政變。

226年,魏明帝曹叡繼位,劉放、孫資二人更加被寵信,同加散騎常侍,劉放進爵西鄉侯,孫資樂陽亭侯。

233年,劉放以筆為兵,一度捉弄了諸葛亮、孫權。當時,諸葛亮與孫權準備聯合攻魏,魏國偵察兵截獲孫權一封寫給諸葛亮的書信。劉放拿到書信之後,改寫了信中言詞,卻又確保了上下文相銜接,最終將信件改作寫給魏征東將軍滿寵,表現出孫權想歸順魏國的意思。之後,魏國將信件封好送給諸葛亮。諸葛亮有沒有相信我們不知道,但諸葛亮將信抄給吳將步騭等人,孫權看到後,怕諸葛亮懷疑他的合作誠意,費力做出解釋。

除了勸說王松投降之外,改信離間蜀吳是劉放立下的第二次軍功。這一年,劉放與孫資二人俱加侍中、光祿大夫,又一次陞官加爵,曹睿對他們更是信任有加。

238年,曹睿病重,自知命不久矣,就著手安排後事。但曹睿面臨問題非常嚴峻,因為曹睿三個親子全部夭折,只有兩個養子曹詢與曹芳,而曹詢9歲曹芳8歲,年紀都非常小,因此曹操必須需要可靠的挑選輔政大臣。

曹叡病危期間,原本打算任命燕王曹宇為大將軍,與領軍將軍夏侯獻、武衛將軍曹爽、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共同輔政。只是曹宇性格謙恭,推辭任命。曹宇是曹操之子曹睿叔叔,曹叡年少時,頗與曹宇親近,即位後寵幸曹宇,賜予王位。

而夏侯獻(夏侯惇之孫)、曹肇(曹休之子)、秦朗(曹操繼子)與劉放、孫資有矛盾,由於劉放、孫資長期掌握國家機要,夏侯獻、曹肇心中忿忿不平。一天,殿中有一隻雞飛上樹,兩人互相說:「這也太久了,看他們還能活幾天!」劉放、孫資擔心後患,於是私下離間他們與曹睿關係。

臨終之前,曹睿召劉放、孫資密室問計,先問曹宇為何要推辭,兩人回答是「燕王實自知不堪大任故耳。」就是說,曹宇自認能力不足,所以才推辭不就。肯定了曹宇品德,卻否定了曹宇能力。

曹睿又問:「曹爽可以代替曹宇嗎?」劉放、孫資隨即表示贊成,隨後兩人又極力勸說曹睿立即召回征討遼東的太尉司馬懿。曹睿接受了他們建議,讓他們書寫詔書命令司馬懿火速返回,但不久之後,曹睿又改變了想法,下詔制止司馬懿不讓他來。

但之後曹睿又召見劉放、孫資說:「我自己要召回太尉,而曹肇等人反讓我止住他,幾乎敗壞了我的大事!」應該是之後曹肇等覲見了曹睿,並勸說曹睿不要重用司馬懿,但劉放等人日常離間讒言起作用了,曹睿對曹肇等已有成見,所以最終任命曹爽、司馬懿為曹芳輔政,而曹宇、夏侯獻、曹肇、秦朗等人官職全被罷免,注意是官職全免,不單是退出輔政人選這麼簡單。

《魏晉世語》記載:「劉放、孫資久掌中央事務,夏侯獻、曹肇等人不滿,劉孫二人怕這些人輔政後自己失權,故力勸曹叡改任曹爽、司馬懿輔政。」

讓劉放、孫資沒有想到的是,雖然兩人是曹爽、司馬懿的大恩人,但曹爽專權之後,「孫資不願居要職而無權,於是稱疾讓位」,劉放也只是空有一個顯赫名頭。而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後,孫家子孫頂多位進太守,劉家子孫僅僅位進越騎校尉、騎都尉、郎中等中低級官職,並沒有進入司馬氏代魏的功臣序列,司馬懿父子對這兩人並不領情。

可以說,沒有劉放、孫資,就難有司馬氏代魏與五胡亂華,中國歷史可能就是另一個走向。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