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著名將領郭淮的生平簡介,郭淮的人物事跡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魏國著名將領郭淮的生平簡介,郭淮的人物事跡

早年經歷

郭淮祖父郭全是東漢大司農,父親郭縕也是東漢的雁門太守。建安中期郭淮被舉為孝廉,任平原府丞。曹丕為五官將時,召郭淮署為門下賊曹,後轉為丞相兵曹議令史。

漢中拒備

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七月,隨曹操征討漢中。曹操回軍後,留征西將軍夏侯淵守漢中,以拒劉備,並留郭淮為夏侯淵的司馬。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三年),劉備統軍攻漢中。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劉備率主力渡過沔水,順山勢隱蔽疾行,迂迴到陽平關側後之定軍山(今陝西勉縣南),依據險要地勢,待機殲敵。夏侯淵為擺脫被動,率兵爭奪定軍山。討虜將軍黃忠居高臨下,發動迅猛衝擊,斬夏侯淵及益州刺史趙顒,曹軍大敗,退守陽平關東。夏侯淵與劉備作戰時,郭淮有病,未能隨其出戰。夏侯淵死後,魏軍新失主帥,怕為蜀軍所乘,三軍皆失色。司馬郭淮和督軍杜襲收斂散卒,號令諸軍:「張將軍是國家的著名將領,深為劉備所忌憚;如今軍情緊迫,只有在張將軍的指揮下,才能轉危為安。」於是推舉張郃繼夏侯淵為魏軍主帥。張郃出任,諸將皆受張郃指揮,軍心乃定。

第二天,劉備欲渡漢水來攻。諸將認為雙拳難敵四手,想依水為陣以拒蜀軍。郭淮說:「這是向敵人示弱,不能擊敗敵人,這不是上策。不如撤離岸邊,在遠處設陣,誘使敵人前來,等他們渡到河中央再發起進攻,一定可以打敗劉備。」遂在漢水以北列陣,打算等到蜀軍涉水半渡時進行反擊。劉備疑心重重,隔水相持而不渡。郭淮遂堅守,示無還心。不久,曹操讓張郃假節,以郭淮為張郃司馬。

屢破羌胡

黃初元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即魏王位,賜郭淮關內侯,轉為鎮西長史。又行征羌護軍,護左將軍張郃、冠軍將軍楊秋討山賊鄭甘、盧水叛胡等,皆平之。至此關中平定。十月曹丕稱帝,史稱魏文帝。郭淮進京祝賀,因路上得病,所以去遲了。曹丕大宴群臣,責備郭淮說:「昔禹會諸侯於塗山,防風後至,便行大戮。今溥天同慶而卿最留遲,何也?」郭淮回答:「臣聞五帝先教導民以德,夏後政衰,始用刑辟。今臣遭唐虞之世,是以自知免於防風之誅也」(《三國誌·魏書·郭淮傳》)。曹丕聽後很高興,升郭淮為雍州(治長安,今西安西北)刺史,封射陽亭侯。後郭淮鎮壓羌族叛亂,威鎮邊疆。

佯攻高翔

太和二年(228年),蜀丞相諸葛亮首次攻魏,派馬謖守街亭,高詳駐軍柳城。張郃率軍攻打街亭,而郭淮則率軍佯攻柳城,牽制蜀軍。隨後又在枹罕破羌人唐泛,加建威將軍。

屢立功勳

郭淮(3)  太和三年(229年),諸葛亮第三次攻魏。遣陳式進攻祁山以南前已歸蜀、街亭戰後又被魏軍收復的武都(今甘肅成縣西)、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二郡。郭淮率兵救援,在建威(今甘肅成縣西)遭到諸葛亮主力的阻擊,被迫退走。蜀軍遂攻佔武都、陰平二郡。太和四年(230年),魏明帝決定興師伐蜀,兵分三路會攻漢中。郭淮在陽溪(今甘肅渭源東北)被蜀軍擊敗,其他幾路魏軍也因山洪暴發,道路阻絕而撤軍。太和五年(231年)二月,諸葛亮第四次攻魏,包圍祁山。郭淮奉命與左將軍張郃等隨大將軍司馬懿防禦蜀軍。司馬懿留部將費曜、戴陵率4000人守上邽(今甘肅天水),自率主力西救祁山。諸葛亮亦分兵一部繼攻祁山,自率主力迎擊司馬懿。郭淮與費曜等率軍襲擊蜀軍,但被諸葛亮擊破,蜀軍乘勢搶先收割熟麥,獲得軍糧。 時隴右無糧,有人建議從關中運糧,便路途非常遠。這時郭淮招撫羌人,恩威並施,遂解軍糧之急。轉為揚武將軍。青龍二年(234年)二月,諸葛亮率軍10萬出斜谷第五次攻魏。四月,諸葛亮至郿,進駐渭水之南。司馬懿率軍渡渭水,背水築壘阻擊。司馬懿分析形勢後,對諸將說:「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今陝西眉縣西南),則諸軍無事矣」(《晉書·宣帝紀》)。諸葛亮果轉進五丈原,魏將皆喜,唯史郭淮深以為憂,他說:「亮必爭北原,宜先據之」(《資治通鑒·卷第七十二》),諸將多不以為然。郭淮說:「若亮跨渭登原,連兵北山,隔絕隴道,搖蕩民、夷,此非國之利也」(《三國誌·魏書·郭淮傳》)。司馬懿這才意識到北原的重要性,命郭淮等率兵移屯北原。塹壘尚未成,蜀軍果至,攻而未克,兩軍遂成對 峙狀態。幾天後,諸葛亮率軍西行,諸將皆認為諸葛亮欲攻西圍,唯郭淮認為諸葛亮欲攻西圍是假,攻陽遂是真。當晚,蜀軍果然攻陽遂,魏軍因早有防備,擊退了蜀軍。八月,當月,諸葛亮病故於五丈原軍中,部將楊儀、姜維率蜀軍撤回漢中。正始元年(240年),升郭淮為左將軍,又轉拜前將軍,仍為雍州刺史。正始五年(244年),夏侯玄伐蜀,郭淮率軍為前鋒。後魏軍為蜀將王平,郭淮因有準備,才未大敗。回軍後,郭淮假節。

正始八年(247年),雍州、涼州(治姑臧,今甘肅武威)等地區的羌胡族人背魏降蜀。 蜀衛將軍姜維率兵出隴右(今甘肅隴山、六盤山以西)接應。郭淮、討蜀護軍夏侯霸和姜維戰於洮西(洮水以西)胡族首領白虎文、治無戴等率部降蜀,姜維將其遷至蜀境。而未遷走者皆為郭淮擊平。嘉平元年(249年)秋,姜維督軍進攻雍州(今陝西關中及甘肅東部),依傍曲山(今甘肅岷縣東百里)築兩城。姜維熟悉隴西風俗民情,欲誘羌胡歸蜀,以控制該地區。派牙門將句安、李歆等人駐守,並聯合羌胡人進攻附近各郡。郭淮與刺吏陳泰統兵抵禦。郭淮採用陳泰圍城打援的策略,命陳泰討蜀護軍徐質,南安太守鄧艾進圍曲城(今甘肅岷縣東漳南),切斷交通及水源,曲城蜀軍困窘不堪。姜維領兵救援,進至牛頭山(甘肅岷縣東南,洮河南岸),為陳泰軍所阻。郭淮率軍進逼洮水,企圖切斷姜維退路。姜維迅速撤回。句安、李歆等人孤立無援,獻城投降。郭淮又留鄧艾屯白水(今甘肅白龍江)北岸,以防蜀軍反攻,自率軍西擊羌人各部。

備受皇恩

嘉平二年(250年),郭淮因前功升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持節、都督如故,並進封陽曲侯,食邑共2780戶,分出300戶,封其一子為亭侯。詔曰:「昔漢川之役,幾至傾覆。淮臨危濟難,功書王府。在關右三十餘年,外征寇虜,內綏民夷。比歲以來,摧破廖化,禽虜句安,功績顯著,朕甚嘉之。今以淮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持節、都督如故。」[1]

正元二年(255年),郭淮去世,被追贈為大將軍,謚貞侯,兒子郭統繼嗣。郭統死後,子郭正繼嗣。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