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能人異士多如繁星,但論聰明,張良、諸葛亮和劉伯溫是其中的佼佼者。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往下看。
張良,興漢三傑之一,原是戰國時期韓國功績貴族,後來韓國被秦所滅,張良伺機復仇,最終刺秦失敗,輾轉加入到了劉邦的陣營,為劉邦出謀劃策。無論是入主關中,還是鴻門宴解圍,亦或是最終幫助劉邦打敗項羽奪得天下,張良都功不可沒。對於張良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能力,劉邦也是自歎不如。後人常說,張良旺漢四百年。可見人們對他的推崇。
諸葛亮,是水鏡先生口中堪比張良的超級智囊。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人們覺得他自大,而水鏡先生卻把他又拔高了一籌。最終,他輔佐劉備從無到有,三分天下,兢兢業業扶持幼主劉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唯一遺憾的就是沒能收復中原,實現大漢中興。
劉伯溫,同樣是不可多得的賢才。輔佐朱元璋南征北討,能掐會算,心思縝密,幫助朱元璋打敗張士誠、陳友諒,奠定大明基業。所謂三分天下諸葛亮,統一江山劉伯溫。在很多人眼裡,劉伯溫比諸葛亮要厲害得多。當然,那只是以成敗論英雄的結果。
這三人中,就結局而論,無疑張良結局最好,善始善終。諸葛亮算是活活被累死的,「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而劉伯溫的死,在很多傳說中都是朱元璋授意處死,或者間接害死的。唯有張良,甚至鳥盡弓藏的道理,為自己討了一個留侯,留住了自己的小命。
如果論細節,我覺得還是諸葛亮更加聰明。他不僅內政、外交、軍事樣樣精通,還會發明創造,孔明燈、諸葛連弩都是十分實用的發明,木牛流馬更是至今成謎。
另外,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對手不同。劉邦的主要對手是項羽,張良面對的只有一個范增;朱元璋的對手是張士誠、陳友諒,他們沒有什麼出名的謀士參謀,劉伯溫基本無敵;而反觀劉備的對手,那可是曹操和孫權,周瑜和魯肅的軍政水平不在諸葛亮之下,荀彧更是被稱作「王佐之才」,荀攸、郭嘉、司馬懿也都不是等閒之輩。要在這場角逐中勝出,顯然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