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都已經有皇帝之實了 曹操為什麼沒有稱帝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曹操都已經有皇帝之實了 曹操為什麼沒有稱帝

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曹操不稱帝,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到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時,曹操不僅掌握了朝中大權,而且享受天子儀仗,實際上已經是形同天子,與皇帝所差的,也僅僅只是個名分而已,可以說距離稱帝只有一步之遙,然而直到曹操去世,這一步他也始終沒有踏出去,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原因很簡單,既非曹操不敢,也非曹操不能,而是時機還不夠成熟。

曹操是否有稱帝之心?其實曹操一直在向皇位靠攏

關於曹操到底有沒有稱帝之心,正如曹操在《讓縣自明本志令》中所說,「欲為國家討賊立功,慾望封侯作征西將軍」,便有人認為曹操的志向只是輔佐漢室,作個征西將軍,並無稱帝之心,其實顯然不夠準確。

曹操的野心其實是隨著實力和權力的不斷擴大而不斷滋長的,或許曹操當年的確只是想作個征西將軍,但並不代表他始終只是想做個匡扶漢室的漢臣,尤其是劉協聯合董承等人打算幹掉曹操的「衣帶詔」事件爆發後,實際上也已經斷絕了他繼續做漢臣的想法,畢竟皇帝都已經打算要了自己的命了,曹操又豈能繼續做個漢臣。

實際上,曹操向皇位邁進的歷程,可以以「赤壁之戰」為界限,在「赤壁之戰」後,曹操邁向皇位的步伐,明顯加速。我們來簡單梳理一下,「赤壁之戰」後,曹操的動作和其身份的變化。

1、建安十三年(208年)六月,廢三公,稱丞相。

2、建安十六年(211年)三月,曹操派兵以征討漢中為名,攻打關中馬超、韓遂等。

3、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被賜予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特權。

4、建安十八年(213年)五月,漢獻帝劉協封魏公,加九錫、都鄴城、建魏國、設百官;七月建魏國宗廟社稷。

5、建安十八年(213年)至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親自率兵南征孫權,次年與孫權戰於濡須口,攻破孫權江北營寨,生擒公孫陽,後因水戰失利、江水上漲,曹操撤軍北還。

6、建安二十年(215年)三月,曹操率軍親征漢中張魯,張魯投降,漢中遂落入曹操之手。

7、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漢獻帝劉協冊封曹操為魏王,邑三萬戶,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以天子旒冕、車服、旌旗、禮樂郊祀天地,出入得稱警蹕,宗廟、祖、臘皆如漢制。

8、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春,曹操再次南征孫權,率軍猛攻濡須口,擊敗孫權,孫權派都尉徐詳求降,曹操同意,並允諾重新結為姻親。

9、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冬十月,漢獻帝劉協又賜予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曹操以五官中郎將曹丕為魏王世子。

從以上記載不難看出,曹操在「赤壁之戰」後,明顯加快了邁向皇位的速度,其身份和地位幾乎每兩三年便有一次巨大變化。尤其是其封公之後,所建之公國已經儼然一個國中之國,可以說為代漢稱帝邁出了巨大的一步。

如上,要說曹操沒有稱帝的野心,那顯然是不可能的,否則也不可能在稱帝的道路上走出這麼遠。然而,到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時,已經形同天子,距離皇帝只不過一步之遙的曹操,卻始終沒有邁出最後一步,這又是為什麼呢?

曹操之所以未邁出最後一步,主要源於時機尚不成熟

根據《三國誌》裴松之注,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陳群、桓階、夏侯惇等人向曹操勸進,曹操卻並未接受,而是說「施於有政,是益為政,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我們知道,周文王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直到其子周武王才滅殷建周。而曹操之所以要做周文王,個人認為,應該是源於他已經認識到,此時稱帝時機尚不成熟。

正如《易中天品三國》中所言,曹操當時稱帝是「有想法,有資格,有條件,有障礙」,也就是說,曹操雖然有稱帝的想法,也有稱帝的資格和條件,但他想要稱帝,卻存在幾個障礙。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障礙一:曹操世受漢恩。曹操可以說是世受漢恩,其家族是世世代代受到大漢王朝恩寵的,因而曹操有一定報恩的思想,因而不忍心下手代漢稱帝。或許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曹操一直信誓旦旦的說,自己的終極目標,就是做個齊桓公、晉文公,是絕對不會篡漢的,如果曹操晚年真的稱帝,豈不是在打自己的耳光?

障礙二:劉備集團壯大。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之前,曹操稱帝的步伐看起來似乎很穩,但從這一年開始,形勢對於曹操卻開始有些不利。一方面,在建安二十三年(218年)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初的「漢中之戰」中,曹操最終敗北,被迫讓出漢中,從而打破了「赤壁之戰」以來曹操在軍事上的持續成功。另一方面,劉備聯合巴蜀雍涼勢力自稱漢中王,而劉封、孟達又攻掠上庸三郡,再加上隨後的關羽北伐震動中原。劉備集團不僅迅速壯大,更是給人一種劉邦在世的錯覺,這讓曹操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

障礙三:防止孫劉聯盟。孫權雖然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投降了曹操,但那是因為曹操彼時代表的是天子,孫權投降起來自然算是名正言順。那麼,如果曹操貿然稱帝呢?孫權還會繼續投降嗎?袁術的例子可就在那擺著,當年孫策也是袁術的手下,然而當袁術悍然稱帝后,孫策立即就與其劃清界限,加入了討伐袁術的隊伍。此時雖然圍繞荊州歸屬,孫劉聯盟已經產生裂痕,可一旦曹操稱帝,孫劉聯盟必定藉著「討伐漢賊」的名義再度聯合,曹操將再度陷入腹背受敵之境,這是曹操不願看到的。

障礙四:內部反對勢力。曹操雖然掌握了朝廷的絕對權力,但朝中忠於漢室、反對篡漢的勢力仍然存在,早在曹操獲封魏公時,身為其左膀右臂的荀彧便明確表示了反對,雖然荀彧等人的被殺,使得內部反對聲音一度降低。但在曹操稱王,與劉備爭奪漢中之時,其內部的反對浪潮再起,先後有耿紀、魏諷、侯音在許都、鄴城、宛城謀反或謀反未遂,內部的動盪,其實也是曹操最終被迫放棄漢中的一個關鍵因素。此時曹操尚未稱帝,內部反對聲音便已經如此之高,如果自己悍然稱帝,內部將會動盪成何等模樣,曹操不得不慎重考慮。

綜上,曹操不僅有稱帝的野心,而且也有稱帝的資格和條件,而其之所以沒有邁出最後一步,主要便是源於以上四點障礙,讓他感覺到此時稱帝的時機尚不成熟。更何況,此時的他雖無皇帝之名,卻已有皇帝之實,又何必去冒這個險呢?

曹操之後,曹丕之所以敢於稱帝,便是源於時機的成熟,一方面,劉備與孫權因為爭奪荊州,已經徹底決裂,雙方短期內很難再有聯手的可能,而劉備在關羽被殺、荊州丟失以後,也是實力大損。另一方面,曹丕不再打著「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名號,而是以「九品中正制」大肆拉攏士族,換取了士族對自己的支持,一定程度解決了內部問題。

然而即使如此,曹丕代漢成帝之後,其內部仍然發生了劇烈震動,現有臧霸所部和青州兵擅自離去,後有張掖郡人張進挾持太守在酒泉反叛,再有治元多、盧水、封賞等諸胡在河西作亂。這還是曹丕時天下形勢已變的情況下,如果曹操悍然稱帝,可想而知將會面臨的局面。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