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小霸王孫策的托孤大臣張昭為何當不上丞相?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解密:小霸王孫策的托孤大臣張昭為何當不上丞相?

帝王死的時候,因為繼位人年幼,往往會讓一些信得過有能力的大臣輔佐這個繼位人,這就是所謂的托孤大臣。三國時期,三國都有一個這樣的大臣,東吳的張昭和周瑜就是孫權留給弟弟孫權的托孤大臣。又因為周瑜早逝,這張照也就成了唯一。和平時期,這托孤大臣或者是因為皇帝長大嫌他們礙手礙腳而被廢黜,或者是始終掌權而終其一生。但三國是個爭戰時代,這些托孤大臣基本都能夠得到重用,但是,這個張昭卻既沒有被殺,也並沒有得到重用。三國時期,丞相是一個很有權勢的職位,如漢獻帝劉協時期的曹操,蜀漢國劉禪時期的諸葛亮。那麼,其地位和重要性都不遜色於諸葛亮的張昭,為什麼沒有當上吳國的丞相呢?或者說,他們之間到底有些什麼是非恩怨呢?

張昭字子布,彭城(今江蘇徐州)人,漢末天下大亂時避難過江。孫策獨立創業,任命張昭為長史、撫軍中郎將。孫策帶兵在前,後邊的事情全部交由張昭處理。孫策還和張昭一起登堂拜見母親,表明這是像兄弟一樣的密切關係。孫策臨死時,把弟弟托付給張昭。這年,孫權十八歲。這個年齡,按說也算不得太年幼,況且孫權又有官職在身,還經常跟隨孫策征戰,這還能算得上是「托孤」嗎?問題在於,三國初期是個特殊的時期,諸侯們官職都是些漢家地方稱謂,實際上卻是各自割地為王。像孫策這種情況,屬下承認你的「王位」,你指定的繼承人就是我的新「主子」,不承認,你只不過是一個漢朝的地方官或者是將軍而已。這就是說,孫策的部下並沒有和孫權有一種牢固的君臣關係,尤其是,孫策去世了,很多有地有兵的「小諸侯」是有可能自己獨立成事的。因此說,張昭的這種「顧命大臣」,就更多了一層非常的意義。

張昭率領群僚推立孫權為繼承人,上表漢朝廷,下令各屬地官吏、內外將官,讓他們各自奉行職守。孫權因為過於悲痛,沒有馬上主持政事。張昭對他說,作為繼承人,重要的在於使先輩的事業興旺發達,而不是守著禮制放縱哀傷的感情。如今四方險地群盜未息,分佈在州郡的天下英豪還沒有歸屬感,在這個時候怎麼能只顧守喪而不出來視事呢?孫權聽從了張昭的勸告,換下喪服外出視察軍隊。孫權由此對張昭待以師傅之禮,其官職和權限都和從前孫策時一樣。後來劉備推舉孫權為車騎將軍,張昭為軍師。黃初二年(公元221),魏皇帝曹丕派使者邢貞任命孫權為吳王。邢貞傲慢無禮,進入宮門不下車。張昭對邢貞說:「禮節沒有不恭敬這一說,所以刑法也沒有不施行這一說。難道你是認為江南人少勢弱,連一把小刀也沒有的緣故嗎?」邢貞嚇得趕緊下車。在任命了孫權之後,又任命了張昭為綏遠將軍,封由拳侯。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托孤大臣,在孫權稱王要設置丞相時,眾人都議論說應該是張昭,結果孫權卻任命了孫邵為丞相。孫權的理由是:「當今天下戰事很多,執掌統領的人責任重大,並非用來優待人的東西。」後來孫邵死了,眾人又推舉張昭。孫權說:「我哪裡是對子布吝嗇呢?丞相的事務繁雜,而此公性情剛正,他說的話不被採納,怨恨就會產生。這不是用來照顧他的辦法。」結果顧雍當了丞相。戰時的丞相,能力應該是放在首位的,難道是能力有問題嗎?後來的蜀漢國有使臣來吳國,那個人稱頌蜀國的美德,東吳的群臣沒有人能夠應對。孫權歎息說:「假如張公在座,那個使者不用折辱就自己氣餒了,又怎麼敢自誇呢?」這說明,孫權也是知道張昭的才能的。張昭能夠被百官推薦,也絕對不是性格問題。

那麼,孫權為什麼會把張昭棄之不用呢?原因有二:一是在赤壁大戰之前張昭勸孫權投降曹操;二是一個成長的帝王要擺脫任何對他一種任性的束縛。

《三國誌》注引《江表傳》記載說:「孫權當上皇帝,宴請百官,說能有今天都是因為周瑜的功勞。張昭也想說幾句頌揚功德的話,可是還沒有等到開口,孫權說:『如果按照張公你的計策,我今天已經是討飯吃啦!』張昭非常慚愧,嚇得跪在地上流汗。張昭這個人忠心,雖然性情急躁,但能夠保持著大臣的禮節,孫權也非常敬重他。然而,孫權所以不相信張昭,就是因為當初反對周瑜、魯肅等人要抗拒曹操的意見。」這段話包含著兩方面的意思,一是張昭不被信任,就是因為赤壁戰前勸孫權投降;二是孫權能夠稱王、稱帝,就是因為赤壁之戰打敗了曹操打下了基礎。換一種方式理解問題,張昭勸孫權「迎曹公」,就是勸孫權放棄自立,也就沒有了以後的稱王、稱帝。這就是張昭遭貶的原因之一。

張昭勸孫權投降曹操應該不應該呢?相比於周瑜、魯肅等人不畏強敵,勸孫權奮起反擊,這種豪氣凌雲的大丈夫大英雄本色,張昭的確太過遜色。但問題在於,你孫權是把戰與不戰的問題擺在大家面前的,這說明你自己也是猶豫不決的。既然是「召見群臣下屬,問以計策」,就應該聽一聽不同的意見。更何況,孫權自己以後也投降了曹操,還投降了曹丕吶!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曹操進攻濡須,孫權投降了曹操。這時候東吳面臨的形勢,根本就沒有赤壁大戰前那般嚴峻,孫權在這個時候卻做出了投降的決定。儘管這時候的投降和當時的投降結果可能有些微區別,但既然投降,其性質就沒有區別,尤其是氣節方面,就更是難以言說。真不知道這時候的孫權是如何面對張昭的?說到底,孫權在對人上就根本沒有孫策那般度量。張昭幫助孫策處理軍政事務,北方一些士大夫的一些上書,多有將功勞歸於張昭者。這讓張昭很為難,不報,擔心有私情之嫌;上報,又覺得不合適。孫策聽說後,笑著對張昭說:「從前管仲做齊國相,人們開口仲父,閉口仲父,齊桓公卻為爭霸天下的人所崇敬。現在您很賢能,我能重用您,這個功名難道不屬於我嗎?」。

原因之二,就是孫權想擺脫這個托孤大臣的束縛。

每一個年幼帝王都會有一些任性,孫權也不例外。同樣,每一個顧命大臣都有約束年幼帝王言行的舉動,張昭也是這樣。孫權好打獵,還經常騎馬射虎,有一次老虎曾經衝到他的面前攀附在馬鞍上。張昭見了神色大變,馬上進行規勸,孫權雖然不反駁卻依然不改,只不過是不騎馬改為駕駛一種車廂封閉的車子。孫權還好飲酒,曾經在武昌時飲酒大醉,還讓人用水潑灑群臣並說:「今天要痛痛快快地喝酒,只有醉倒在台上,才可以罷休。」張昭神色凝重,一言不發起身走到外面,坐在自己的車裡。孫權派人把他叫回來,說:「這只不過是共同取樂,您為什麼要發怒?」出去前張昭有可能是不願意掃大家的興,也可能是為了給孫權留面子,這下既然孫權先說了,他就把殷紂王「以酒為池」的例子來規勸孫權。孫權無奈,只得結束酒宴。像這種事情多了,張昭又總是那麼理直氣壯,義形於色,這很是讓孫權下不來台,孫權竟然不再讓他進見。

每一個帝王對於托孤大臣都是畏懼的,只不過帝王給自己的定位不一樣,想法也不盡一致,這就導致了兩人的關係最終也是不一樣的。比如說蜀國的那個劉禪和諸葛亮,皇帝劉禪自覺地不管事,而諸葛亮既忠心耿耿,又比較尊重劉禪,所以兩人的關係總起來說是很好的。但孫權不是劉禪,他是一個有作為的帝王,也是一個不願意被人違逆意志的帝王,因此,他是不會像劉禪一樣把張昭當成是「仲父」的。相反,他更希望耳朵根子清淨,於是,到孫權當了皇帝,就給了張昭一個輔吳將軍的名號,讓他回家讓養老去了。名義上是張昭年老有病,實際上只不過是一個讓張昭賦閒的借口而已,就像不想以很多繁雜事務麻煩他當丞相一樣。因為不僅是張昭又活了十四年,而且是上交了所有的官位和兵馬,如果不是孫權已經非常的煩他,讓他在身邊當一個最高參總可以的吧?如果孫權真正仍然尊重張昭,而張昭也的確是年事已高,可以讓他「入朝不趨」(不用快步走),會議時賜給他一個座位就是了。這種皇帝主動給予的待遇,和曹操那種「入朝不趨,劍履上殿」是有著根本的區別的,前者是一種臣子享受的恩賜,後者大多是一種臣子給予皇帝的脅迫。

當然了,張昭也是一個寧折不彎的角色,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絕不改變自己的思想,以取悅孫權而獲求眼前的尊榮。並且還喋喋不休地提及自己的顧命大臣身份,真是孫權不愛聽什麼說什麼!更有甚者,張昭還要孫權明白,以前是你母親(太后)和你哥哥(桓王)把你托付給我,而不是把我托付給你!同樣一句話,諸葛亮對劉禪是怎麼說的?諸葛亮說:「先帝知臣謹慎,故臨終寄臣以大事也!」在這裡只說是「大事」,不涉及把誰寄托給誰的問題。

後來,孫權終於承認自己有錯,張昭也不得已上朝議事。太和二年(公元228),公孫淵奪了哥哥的位置,暗中派遣使臣到吳國,想聯絡孫權共攻魏國。孫權想接受公孫淵稱燕王,準備派張彌、許晏出使遼東。張昭勸諫說:「公孫淵背叛魏國,害怕討伐才遠道而來求援,這不是他的本意。如果公孫淵改變主意,想向魏國表明自己的心跡,兩位使者就回不來了,這樣不是被天下人所恥笑了嗎?」孫權與他反覆爭辯,但張昭始終不改變自己的主張。孫權實在無法忍受了,手按著刀發怒說:「吳國的官員進宮就向我跪拜,出宮就向你跪拜,而你多次在眾人面前折辱我,我常常擔心我會失手殺掉你!」即便是這樣,張昭仍然不會認錯,好一個剛正之人。實際上,這也是孫權長期不用張昭的另一個原因。孫權最終沒有聽張昭的建議,仍然派遣使者前去遼東,張昭憤恨自己的話不被採納,從此不再上朝。後來,公孫淵果然殺掉孫權的兩個使者,孫權向張昭賠罪,張昭也堅決不應。孫權自己到張昭門前,張昭推脫病重,孫權就放火燒他的家門,而張昭就把居室的門關閉。孫權派人滅了火,站在門外等了很久,還是張昭的兒子們出來解圍,將張昭攙扶出來,讓孫權將他用車載回宮中。

孫權不重用張昭,對張昭來說似乎不甚公平,說出來的那些個理由也是很牽強,應該說責任主要在孫權。不過,東吳並沒有因此而受到很大的損失。相反,張昭死後,並不像蜀漢國諸葛亮死後有那樣大的反差,關鍵在於,孫權要比劉禪強大的多,這也許就是曹操要發出「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感歎吧!看來,作為一個幼主,老爹給留下一個托孤大臣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還是要自己爭氣。否則,要是成為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只能是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從這一點上來說,孫權又沒有更多可供指責的。或許這也是兩人的是非恩怨沒有被過多渲染的原因吧!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