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英雄人物誌:在亂世中一直搖擺的昌豨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國英雄人物誌:在亂世中一直搖擺的昌豨

昌豨與臧霸等人,演義中稱「泰山群寇」,實際上屬於青徐一帶地方豪強,亂世聚眾自保,《武帝記》:「泰山臧霸、孫觀、吳敦、尹禮、昌豨各聚眾」(這種情形當時很多,許褚也是一例)。呂布佔據徐州時,這幾位都歸附了呂布;呂布敗,他們又都歸降曹操,「布敗,獲霸等,公厚納待,遂割青、徐二州附於海以委焉,分琅邪、東海、北海為城陽、利城、昌慮郡」,可以看出曹操對幾位是非常大度的,厚加封賞,仍讓他們鎮守故地,希望通過這種安撫政策換得東方的暫時穩定,以便專心對付大敵袁紹。而臧霸確實不負曹望,成為青徐連帥。唯獨昌豨與眾不同,輾轉反側多次,而且每次叛亂都在節骨眼兒上:

第一次叛亂

袁紹「既並公孫瓚,兼四州之地,眾十餘萬,將進軍攻許(昌)」,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劉備看準機會起兵反曹。側翼不穩,難以抗北,何況「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為後患」,於是留於禁屯延津以拒袁紹,自將大軍閃擊徐州。劉敗走,關被擒,正要回師官渡,這時昌豨一枝獨秀冒出來了,「昌豨叛為(劉)備,(太祖)又攻破之」。不知昌豨是不是受了袁紹的指使,不然劉備都敗了,他又挺身而出。

第二次叛亂

曹操剛破袁紹於官渡,昌豨又叛(這次不知為了什麼)。《張遼傳》:「袁紹破,別遣遼定魯國諸縣。與夏侯淵圍昌豨於東海」。昌豨把夏侯淵張遼耗了幾個月後,看著曹軍糧食將盡,便看準時機準備收場,在城上對張遼使眼色(二人也「有舊」-呂布時為同僚)。張遼單身入敵,說的昌豨滿心歡喜,還引妻子出見(我看雙方都是在順水推舟,皆大歡喜)。「豨歡喜,隨詣太祖,太祖遣豨還」,一句「遣豨還」似乎不是什麼好臉色(既沒加官,也沒進爵),還責備張遼「非大將法」。

第三次叛亂

大概是上次跟著張遼去見曹操沒有得到什麼籌碼,心中不平吧,「冀州平,昌豨復叛」。這次曹遣於禁征之,又是一場攻堅惡戰。「禁急進攻豨」,在於禁尚未攻克之時,曹又派夏侯淵「與禁併力」,很明顯曹操這次要迅速徹底解決東方隱患。

當時曹操本人也在東海率樂進李典討海賊管承,軍淳於。從後來曹的話「豨降不詣吾而歸禁」來看,昌豨當時是可以直接到曹操那兒去投降的,而他沒去,說明昌豨自知過不了曹操這一關。

記不清哪位古人這樣評論過昌豨,大意是說:昌豨不像臧霸等人那樣安心做官,也許是因為他自認才高於霸等,而又偏不得曹操賞識,於是以叛求進。然叛而又降,降而又叛,說明他始終沒得到滿足–換句話說,曹操對這種一瓶子不滿而又反覆不定的人不感冒。

對待不穩定的地方勢力(及邊遠外族),自古都是恩威並用,而且常常是先恩後威,先禮後兵,曹操處理青徐豪強是典型一例。而說到威服,絕不僅僅是殺人那麼簡單。比如說張遼勸降昌豨後,曹操無論如何是殺不了昌豨的:

一、因為張遼是以曹操「德懷四方」的名義勸降昌豨的,此時殺掉他只能是冒天下之大不違,自己名聲掃地;

二、袁紹初破,河北未定,對東方還要繼續懷柔;

三、最為關鍵的一點:此次曹軍並沒有擊敗昌豨,而是被消耗得「糧盡欲還」,昌豨站了上風,有了跟曹操討價還價的籌碼。此時若殺昌豨,不僅會遭到青徐豪強的恥笑,更會使他們眾志成城,鐵了心地反抗曹操。所以,昌豨面對曹操是有恃無恐,而對面的曹操則是滿懷無奈:威服沒有資格,恩服嘛,實在是恨得牙根兒發癢。一句「遣豨還」,並沒有看到張遼所說的「大賞」。

冀州平定之後,東方就擺到了日程表首位,因為無論是繼續北上,深入幽州遼東,還是南下荊揚,必須鞏固側翼安全。縱觀三國史,基本上曹操在哪裡,那裡就是「時事焦點」;而當時曹操所在地:東海。無論恩服威服,先決條件是戰必勝;戰不勝,一切都免談。而僅僅戰勝又是不夠的:以前也勝過,人家後來還是反了。所以必須殺一儆百,敲山震虎。以一個反覆無常之人的性命,換一方穩定與和平,這就是「誅惡除暴」與「濫殺無辜」的本質區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