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著名將領徐晃,歷三任主公才病逝,演義中卻被寫成射殺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曹魏著名將領徐晃,歷三任主公才病逝,演義中卻被寫成射殺

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曹魏著名將領徐晃的結局,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瞭解。

徐晃,字公明,河東楊(今山西洪洞東南)人。眾所周知,曹操雖然性格多疑,但極其善於發掘和任用人才,也正因如此,曹營之中的頂級人才,也要遠超於其他兩國。作為一員外姓將領,徐晃能在人才濟濟的曹營中脫穎而出,與於禁、張遼等人並列為「五子良將」,可見他本身的確有一定的過人之處。

「延津一役」中擊敗袁紹的先鋒大將文丑;在「渭南之戰」中,徐晃又深入敵後,切斷了馬超等人與關中的聯繫。即便是在「樊城之戰」中,徐晃也是長驅直入,他奉命與東吳聯合,擊敗了不可一世的關羽。此役之後,曹操親自為徐晃接風洗塵,「晃振旅還摩陂,太祖迎晃七里,置酒大會」。由此可見,徐晃確實是一員難得的良將。

總體而言,演義中的徐晃確實是被弱化了一些。然而徐晃的這個結局,卻並非全是作者刻意貶損。在演義中有一個頗為有趣的現象,像黃忠、太史慈、甘寧、張遼這樣的一流武將,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結局,那就是在戰場上被敵人射殺。不過在歷史上,他們和徐晃一樣都是因病去世的。作者之所以會這麼安排,其實是為了體現出一種英雄主義。

站在羅貫中的角度來看,徐晃、黃忠等人作為那個時代的傑出武將,他們沒有轟轟烈烈的戰死沙場,反而是默默無聞地因病去世,這無疑是非常可惜的。或許在那個時代,武將要實現自身的價值,就應該是在戰場上堅持到最後一刻。所以不難發現,徐晃在演義中雖然是枉死於孟達之手,卻反而實現了自己作為武將的最後價值,這也是羅貫中在用另外一種方式在向這些武將致敬。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