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的張郃是什麼身份?他是何能力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國演義中的張郃是什麼身份?他是何能力

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張郃。

在《三國演義》裡,張郃其實很清楚自己的降將定位,也深諳論資排輩傳統和單挑體制的法則。所以他一直混到後期,大魏除了他之外再沒有拿得出手的著名將領——就像蜀國的魏延。

魏延也是,其實他的手段不比五虎上將差到哪去,但是他太過於投機了,上來就把主子賣了,趕著投靠劉備,導致風評很差。這是他不如張郃的地方——好說歹說,張郃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不管跟哪個老闆,韓馥也好,袁紹也好,曹老闆也好,該出力的時候是能出力的。

魏延不行,對於魏延來說,老闆沒能力,別說出力了,我就直接做了他,拿著頭去獻給有能力的老闆。對於這樣的人,你必須得壓著他,死死壓著。

武將地位:親信將領/親族將領>嫡系將領>編製調動將領>降將。親信將領是能睡一個床、或者長期生活在一起的那種鐵交情,比如關張、典韋許褚夏侯惇曹洪、周泰。編製調動將領是指直屬上級死亡之後,編製歸到另一個上級名下,不屬於嫡系但終歸算是自己人。

而在降將群體中,原本自成一派的,地位最高但是有可能很難受重用,甚至提防。比如馬超、呂布。不過也有非常成功的例子,比如臧霸。

能勸說前主公投降現主公的,或者接受了現主公遊說offer跳槽的,時機掌握得最好,身價非常高,不打折扣。比如徐晃。

忠於職守到最後一刻,被抓,主公都投降了自己還端著氣節,最後被給足了面子順勢投降的,身價較高,而且日後可能留有大用,比如張遼、文聘。

忠於職守,但是主子反倒迫害,把人逼叛變了,於情於理也說得過去,如張郃高覽。

苟且求存的,搖尾乞降的,在威逼利誘之下有所動搖的,眼見山窮水盡就投降了的,比如於禁,宋憲,魏續,為人不齒,但也能理解。

最差勁的是魏延這種,主動叛變。

張郃屬於第三梯隊,這種主觀條件雖然不差但是也不怎麼好。這就要求他謹慎爭功。像徐晃這樣的降將,在很多場合,不管是單挑、競賽、招降還是領兵打仗,都是盡可能地掙表現。

他有實力是一方面,但關鍵在於他的身價很好,有資格出頭。在徐晃的位置上盡可能地掙表現是合適的戰略,甚至在競賽上可以和親信級別的、恃寵蠻橫的許褚硬剛,就是要爭第一。

但是面對顏良這樣根本贏不了的,他打個二十回合就會撤。因為再鬥下去可能死撐到三四十回合然後把腦袋送了,那就不值了。如果他覺得自己能打贏顏良,絕對會死戰到底,打三百回合也會打,哪怕事實證明兩人半斤八兩,他也會一直打下去。所以後期徐晃和受傷關羽打八十回合還不鬆手,證明他確信可以拿下關羽。

如果張郃去學徐晃那種爭功方式,很容易擋了徐晃的晉陞之路,結仇。但是張郃也確實沿襲徐晃明哲保身的方式,正常單挑,面對他根本贏不了的敵將,他也是打個二三十回合就撤。除非逼到絕境,為了自己的生存而與張飛打五十回合。

張遼。一開始是何進的嫡系,何進死後編製歸到董卓名下,董卓死後張遼雖然從屬呂布,但實際上擁有獨立地位。呂布敗亡後,成為曹操降將第三梯隊。

但是張遼前期的資歷和能力證明他有大將之才,所以照徐晃雖然差了一級但是差距不是很大,而照夏侯淵這樣的親族將領仍然有明顯的地位差距。前期單挑時經常和徐晃搭檔,後期在戰爭全局方面體現了傑出才幹,可以獨當一面。而張郃與張遼徐晃之間還是有地位差距的,張遼打烏桓的時候,張郃就是他的部下。

所以曹操親自領兵的時候,兩軍對陣,到點單挑,誰先上誰後上,其實大家都有一些默契,而且我覺得是一門學問。

張郃毫無疑問是個老油子,深諳其中門道,很會做人也很能抓機會。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