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在漢朝末期,天下大亂,諸侯並起,在這個混亂的時代,人人都想分一杯羹,都想割據一方,然而有的能人志士卻是忠於漢室的,希望能夠復興漢室,以匡扶漢室為己任,在當時最出名的有兩個人,那就是中山靖王的後代劉備,和有「王佐之才」稱號的荀彧,按理說他們才是志同道合的同志,但是卻為何荀彧選擇輔助曹操而不是劉備呢?
雖然荀彧忠於東漢王朝,這和跟隨曹操之間不是一定對立的。究其原因,在於曹操不是一開始就有篡權奪位的野心。對於出生於東漢末年的曹操,早年不僅參與到東漢朝廷平定黃巾起義的行動中,而且袁紹等人一起討伐篡權的董卓。在漢獻帝陷入到險境的時候,也是曹操迎奉天子,遷都許昌。對於這一時期的曹操,不管內心是否真的忠於東漢王朝,至少從行動上來看,曹操是要比袁紹、袁術、呂布等諸侯要忠於漢室的。而這,自然是和荀彧志同道合的。
獻帝猶在位,很多漢臣寧願選擇留在曹營制約曹操,一方面也可保護好天子,荀彧也正是出於這一層心思。劉備雖是宗親,可比之當時的劉表、劉璋等正統的皇室宗親,那確實是差遠了,劉備的身份一直是個問題,民間雖尊稱他一句劉皇叔,可在士族大臣的心目中,劉備只是個販鞋的草莽,由此也引發出一個問題,蜀漢一方是人才濟濟,文臣有當時的無雙謀士參謀諸葛亮,武將又有五虎上將勇猛無敵,那麼劉備為何一直沒有完成扶漢的理想,有一層原因就是因為得不到世家豪族們的認可。
劉備儘管打著復興漢室的旗號打天下,可畢竟劉備當時沒有稱帝,漢朝還是有著漢獻帝劉協這麼一位傀儡皇帝。荀彧之所以輔助曹操,真正目的則是為了保住這位傀儡皇帝,儘管是傀儡,可好歹也是漢室的皇帝。倘若不是荀彧一直對曹操說什麼盡忠漢室的話,曹操說不定早已一刀殺掉漢獻帝劉協,自己建立王朝當皇帝。曹操之所以一直沒有殺害漢獻帝劉協,無非是想要讓荀彧輔佐自己成就一番霸業,畢竟像荀彧這樣的謀士參謀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