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的謚號為什麼是“獻”?“獻”字代表了什麼意思?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劉協的謚號為什麼是“獻”?“獻”字代表了什麼意思?

劉協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三國網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我們知道,古代很多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死後都會有一個「謚號」,皇帝當然也不例外,我們現在叫的「漢武帝」、「唐玄宗」等都是由謚號組成的。而東漢時期最後一位皇帝漢獻帝劉協,很多人一看到「獻」,就會想到獻出的意思,認為這個謚號是說明劉協將漢室江山禪讓出去,送給別人的意思。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獻」字到底代表了什麼意思?

漢代最後一個皇帝叫劉協,公元234年病逝後,追諡孝獻皇帝,後人稱之為漢獻帝劉協。其實,漢獻帝劉協的謚號就是個「獻」字。那麼,「獻」是何含義呢?不久前,有人可能是望文生義,說漢獻帝劉協的謚號之「獻」,含有把漢室祖宗社稷拱手奉獻給別人(曹魏)的意思 。筆者以為,這樣解釋漢獻帝劉協的謚號「獻」的含義,是很生硬的,值得辨析。

在我國古代乃至到晚清時,有地位的人死了以後,往往得到一個追授的特殊稱號,即謚號。如漢朝第7位皇帝劉徹的謚號是孝武皇帝,北宋大臣司馬光的謚號為文正公、晚清重臣李鴻章死後被追諡為文忠,左宗棠的謚號為文襄等。謚號是中國古代禮法範圍的一種習俗,它源於謚法,早在先秦時代就有了。謚號出現於周代,周王、諸侯死後,為避諱其名,後人便給其謚號,而且多是美稱。

秦嬴政滅六國,統一中國後,為了禁止後人議論批評,下令廢除謚法。可是到了西漢初年,謚法又恢復了。自漢代至晉代,謚法規定逐漸嚴密。由於封建時代皇帝是至高無上的,所以皇帝的謚號一般由朝廷禮官議定,在即位皇帝參加下,由官位和名望最尊的大臣在圜丘祭天儀式上稱天給謚。漢獻帝的謚號的確定,也不例外,只是他的謚號的得來,多少帶些戲劇性。

劉協作為豪強曹操所挾持的漢室皇帝,是個很窩囊的皇帝,而且生前還被人傳出被殺的消息,在信息閉塞的時代,很容易以訛傳訛,所以漢室宗親劉備當了蜀(漢)國皇帝後,曾追諡劉協為「孝愍皇帝」,「愍」字含憂患、痛心、哀傷之意。其實,劉協是在魏明帝青龍二年(234)三月庚寅壽終正寢的,卒年54歲。魏明帝曹叡率群臣去哭祭,同年八月壬申以天子禮儀葬劉協於禪陵,謚號為「孝獻皇帝」,後世簡稱「漢獻帝劉協」。漢獻帝劉協之「獻」,絕沒有「把祖宗社稷拱手奉獻給別人」的含義,這個「獻」字,當為「賢」解。

據《辭源》「獻」條解釋:「賢者。書益稷:『萬邦黎獻,共惟帝臣。』傳:『獻,賢也。」《辭海》「獻」條:「古指賢者」。徐朝華先生注《爾雅今注》「獻」條:「獻,聖也。1『聖』,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尚書·洪範》:『聰作謀,睿則聖。』孔傳:『於事無不通謂之聖』2『獻』,通『賢』。有才能和有道德的。」 由此說來,漢獻帝劉協之「獻」,絕對是褒義,而且讚美的格調很高。另查有關文獻,清朝順治皇帝寵愛的董鄂妃英年早逝,被追諡為「孝獻端敬皇后」,其謚號中也有「獻」字 ,亦是讚美之意。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