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嵩、盧植和朱俊有何貢獻?他們為何被稱為“漢末三傑”?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皇甫嵩、盧植和朱俊有何貢獻?他們為何被稱為“漢末三傑”?

很多人覺得,在漢末亂世中,黃巾軍扮演著反派的角色,但他們只不過是一些被生活逼到走投無路的人,東漢朝廷在當時也好不到哪去。後期豪強們割地自立,也是看透了漢室的腐壞。但在這場亂世開啟之前,有三個人曾經力挽狂瀾,拼了老命的維護漢室的統治。這三人就是被後人稱為「漢末三傑」的皇甫嵩、盧植和朱俊。

這三人在三國歷史上露臉的次數並不多,但細分一下,他們本就不是三國時期的人物。漢末才是他們主要的活躍時期,我們熟悉的曹操、劉備等人,當時還只是跟在他們後面的小角色。今天三國網小編就來講一講這三個「迂腐」的人物,看看他為都為瀕死的漢室做了哪些貢獻?

皇甫嵩出生在西涼的一個將門世家裡,父親曾經擔任雁門太守,鎮守邊疆。在這種背景下,皇甫嵩從小就開始飽讀詩書、舞刀弄劍,後被徵入朝中做官。

公元184年,黃巾軍起義爆發,各地相繼失守,東漢朝廷大驚失色,緊急之下,赦免之前被處置的黨人們(黨錮之禍),後將皇甫嵩任命為左中郎將,同朱俊一起,引數萬大軍鎮壓黃巾起義。

黃巾軍絕大多數都是由農民組成,缺乏戰鬥經驗,更不懂得兵法。與皇甫嵩等人一對比,這個缺點就更加的明顯。皇甫嵩和朱俊先後擊敗了黃巾軍將領波才、卜已,在此期間,黃巾軍也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但不成想對面奉行的是「斬草除根」的原則,數萬黃巾軍及其家屬被屠戮。

同年皇甫嵩圍攻張角佔據的廣宗,張角因病離世,黃巾軍頓時群龍無首,儘管張角的弟弟張梁領軍擊退過皇甫嵩,但這也不能改變兵敗人亡的結局。此戰又有近十萬人被趕盡殺絕,攻下廣宗後,皇甫嵩挖出了張角的屍體,砍下其首級,送到了朝中。後滅張寶時,又斬殺掉十幾萬人,並將屍體築成了京觀。

《後漢書》——嵩復與鉅鹿太守馮翊郭典攻角弟寶於下曲陽,又斬之。首獲十餘萬人,築京觀於城南。

因為討伐黃巾軍,皇甫嵩名聲傳遍天下,但因平叛期間,皇甫嵩得罪了十常侍裡的趙忠,被剝奪了不小的戰功。後來西涼韓遂等人叛亂造反,皇甫嵩和董卓領兵前去征討,雖然此戰獲勝,但皇甫嵩卻和董卓結下了樑子。

本來皇甫嵩有能力討伐董卓,但鑒於同為朝廷官員,皇甫嵩並沒用這麼做,但在董卓掌權後,皇甫嵩一下就處於了被動的狀態,還被董卓抓了起來。後來經過眾人的勸解,董卓才將皇甫嵩放了出來,並重新賦予了官職。

之後董卓被殺,到李傕郭汜禍亂朝綱,皇甫嵩一直在朝中任職,堅守著他心中的漢室,在公元195年,皇甫嵩病逝。

朱俊在討伐黃巾軍中的表現並沒有皇甫嵩那麼好,但對於這些反叛朝廷的人,朱俊一樣是毫不留情,能殺多少是多少。和大多數著名將領不同,朱俊的出身並不太好,少年時父親就離世了,母親含辛茹苦的將其養大,朱俊成年以後,對母親也是十分的孝順,因此被推舉入了仕途。後來交州反叛,朱俊臨危受命,大破賊首梁龍。

到了黃巾軍起義之時,朱俊憑借自己的實力,被朝廷任命為右中郎將,與皇甫嵩盧植等人一同出征。因為沒有得罪閹黨,朱俊在戰後得到了他應得的名望,又加上擊退了黑山軍張燕,朱俊可謂是戰功赫赫。

在傳統的印象中,董卓統領朝政後,被聯軍擊敗,欲遷都時很多大臣出來阻攔,但都被董卓處理掉了。其實,董卓當時還是有畏懼的人,朱俊就在其中,為了讓朱俊同意西遷,董卓可沒少下功夫,但都沒有成功。

《後漢書》——及關東兵盛,卓懼,數請公卿會議,徙都長安,俊(朱俊)輒止之。

見朱俊不為所動,董卓只好自己帶著少帝去了長安。朱俊則留守在洛陽,防止聯軍繼續西進。後來朱俊也認清了董卓的真面目,便有意和聯軍合作,但因洛陽已成一片廢墟,朱俊就跑到中牟去屯兵。

後來董卓餘黨李傕、郭汜作亂,朱俊曾派兵征討,想救出獻帝,但未能成功,不僅如此,朱俊還因一道聖旨,還被李傕招安了。李傕、郭汜內亂時,朱俊封天子詔命調解兩人矛盾,卻被郭汜扣押當了人質,朱俊戎馬一生,哪受得了這種氣,隔天就一命嗚呼了。

與前兩人相比,盧植討伐黃巾軍的戰績簡直慘不忍賭,甚至還沒怎麼打,就被革職查辦了。但盧植卻算是三人中,命最好的一位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