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璋派張鬆去討好曹操,為何曹操卻瞧不起他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劉璋派張鬆去討好曹操,為何曹操卻瞧不起他呢?

曹操當初瞧不起投誠的張松,導致張松投靠了劉備,這才痛失蜀地,張松既然是奉劉璋之命前去致好的,為什麼曹操卻瞧不起他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往下看。

張松的容顏太醜,鋒芒又過盛,犯了曹操的忌諱

無論是正史或是演義,對張松容顏和品性的描繪都很統一,用「短小放蕩」來評論。

而古代士人對容顏或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並不能完完全全實現「唯才是舉」。即便是在後世科舉階段,考中的前提條件也是有「體貌豐偉」一條,更不要說在極其注重「風神」的兩漢魏晉時期了。

在這個階段,連有「鳳雛」之稱的龐統都不受待見,更何況一個沒名氣的張松呢,或是背主求榮之輩。

實際上 張松如果是去見劉備或 孫權,倒還不會遭受過多的恥辱,使命進行應當也比較順利,但獨獨他有兩件事犯了曹操的忌諱。

第一件就是其個子矮小,相貌醜陋。

大家都知道,曹操的相貌實際上 也不好看,這在那時候早已變成了很多人諷刺的對象,連曹操自個都有一些「自慚形穢」。

比如說「捉刀人」這個典故,曹操在會見匈奴特使的那時候擔憂自個容貌不佳,不足以威服遠邦,因此 請容貌俊美、體態雄偉的崔琰來「扮演」自個,他本人則扮成護衛站在床頭。會見結束後,曹操還特地派人打聽匈奴使臣對「假曹操」的印象。

結果這一位使臣說,魏王雅望非常,但其身側那一位站在床頭的捉刀護衛,才是真英雄。曹操聽聞便派人追殺這一位使臣。

由此可見,外表的短缺是曹操的一塊心病,儘管嘴上說著不在乎,但其上心裡或是極其重視的。

獨獨,這一次劉璋派來的特使居然是一個身材短小、為人放蕩的張松,這就引起了曹操「多疑」的性情。益州這般富庶渾厚之地,人傑地靈之所,為什麼獨獨要選一個個子矮小的醜陋之人前去見他呢?

因此 ,他有一些猜疑劉璋的真實用意,覺得是特地為了侮辱他的。

第二,張松貶低了曹操所著的《孟德新書》,這也是演義中的情節。

楊修為了為難張松,打壓其氣勢,好在雙方的交涉中得到主動權,因此就掏出了曹操新編寫的《孟德新書》給他觀覽。

結果張松有過目不忘的本事,片刻之間就將該書完整詳細記誦了。壞就壞在他說這本書蜀中孩童都能記誦,是曹操剽竊戰國無名氏的。

「過目不忘」的本事世所罕見,因此 張松的一席話讀者明白真相,曹操等人是不曉得的。這樣的事把曹操都搞得不自信了,認為是暗合了先人作品,因此將書銷毀。

但不管曹操怎樣想,也不管真相究竟是什麼,曹操「抄襲」的名聲是傳出了,這對其威望的打擊是特別大的,不但敵對勢力擁有譏笑他的話柄,同勢力的麾下也難免會有一些「寒心」。

犯下這般重大的兩個忌諱,張松本次出使的結果就可以想見了。

那 ,張松為何要這般做呢?根本原因就源於他自認為「益州」之地對曹操而言很重要,即便他體現得再放縱一點,曹操也會為了益州來與其盟好的。

但問題正好是,曹操沒把益州放在眼裡。

時勢所趨,劉備新敗,眾人認為天下將要一統天下

益州這一塊地方在三國早期是享有了一段時間的太平的,基本上沒有什麼大的戰爭,積攢了特別多的人口和財富。由於地形陡峭險峻,易守難攻,因此 一時間也並沒有哪方勢力去招惹它。

但問題就源於,遠離戰爭致使了軍隊實力的欠缺,易守難攻的另一面,也體現了其出川之難。因此 這兒是一塊被鎖死的區域,僅僅只是富庶一點而已,對別的勢力沒有什麼威脅。

撇開演義不談,史書記述張松來見曹操的時間,恰巧是荊州之戰結束的那時候,劉備如喪家之犬,劉琮更加是將荊州拱手相送,隔江相望的孫吳勢力謹小慎微,是戰是和尚猶猶豫豫。

因此 ,那時候很多人都認為,曹操統一天下的夢想立馬就完成了。荊州收入囊中,所剩之地無外乎便是馬超、韓遂的西涼,劉璋的巴蜀和江東的孫權了。假如江東不戰而降,或是最後戰敗,曹操就已實質上完成了統一。

誰可以想到,曹操官渡之戰以弱勝強,能擊敗不可一世的袁紹,此次又率領八十餘萬大軍,居然會折戟在孫劉聯盟下?

在那樣的背景下,劉璋是寢食難安,害怕曹操拿下江東以後掉轉槍頭,兵鋒直臨益州,無可奈何下只可以派遣口齒伶俐的張松前去致好。

因此 ,張松認為其所具有的「優勢」,實際上 是不存在的,現如今是益州劉璋有求於人。張松所體現出的倨傲,在曹操勢力的眼裡是荒謬可笑的。

由於,益州之地隨時隨地能取,張松所謂的的「奉送」地盤,不是雪中送炭,甚至於連「錦上添花」都談不上,只可以是求存自保而已。

有那樣的大勢所趨,曹操為何還需要容忍張松的無禮狂傲呢?

當然,赤壁之戰後,曹操兵敗,孫劉聯盟聲威大盛,張松將益州以背主求榮的方式,「送」給劉備,這是後話,在那時候是不可預料的。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