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費盡心機在廣元修築的“大門”,為何鄧艾一招就破解了?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諸葛亮費盡心機在廣元修築的“大門”,為何鄧艾一招就破解了?

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鄧艾的故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曹魏十八萬精銳奔赴西線戰場,開啟了三國一統戰役的序幕。戰役之初,曹魏大軍一路勢如破竹。曹魏鎮西將軍鍾會率領的十萬主力,沒費吹灰之力就佔據了益州的門戶,漢中地區的大部分地域。就在鍾會信心滿滿,率部繼續南下進逼成都的時候,卻被諸葛亮生前修建的一扇「大門」擋住了去路。鍾會在此地經過累月的苦戰,付出了極大的傷亡也沒能再前進半步。那麼,諸葛亮究竟修了一道什麼樣的「門」呢?

鎮西將軍遇險;

姜維屯守沓中期間,開鑿巖洞、挖掘地道、修築城堡、墾荒拓土,做足了與曹魏長期作戰的準備。但是,曹魏大軍此次進攻,不僅動作迅疾,而且抓住了姜維主張的戰略防禦漏洞。在曹魏主力佔據漢中,南下成都的同時,鄧艾將所部一路變為三路從三面圍攻沓中,而諸葛緒的一路則進至陰平,掐斷了姜維的退路。此種戰況,使姜維乃至整個蜀漢集團都遭遇了一種極為不利局面。

姜維得知漢中失守的消息之後,迅速從沓中脫離了鄧艾的糾纏,在回援途中還利用聲東擊西的策略智退諸葛緒,自陰平返回了蜀地的門戶劍閣,與蜀漢眾將共同抵禦鍾會率領的十餘萬曹魏主力南下。而鍾會遇到的這一道「大門」,就是諸葛亮生前依托劍閣的特殊地形所修築的「劍門關」。

鍾會在與姜維對峙期間,做了大量積極的準備,為了瓦解蜀軍的鬥志,還給姜維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勸降信。但是,姜維不為所動,積極準備、嚴密佈防,與魏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劍閣之戰,關係到蜀漢集團的生死存亡,所以,蜀漢眾將士,同心協力、意志堅定、士氣高昂,嚴守關隘險道寸土不讓。經過一個多月的激戰,雙方都在此地付出了極大的傷亡。

然而,整個戰局似乎對鍾會則顯得更為不利。曹魏大軍除了傷亡慘重之外,其軍械物資的補給也因為戰線過長,而又人數眾多,漸漸的出現了困難。此外,漢中地區中,仍有兩座城池掌握為蜀軍的手中。如果不能盡快突破劍門關攻佔劍閣地區,一旦漢中地區的蜀軍合力殺出,魏軍將面臨腹背受敵的危險。

「劍閣」與「劍門關」的由來;

「劍閣」出自何處現在無處可考,相關史料中也沒有詳盡的記載。但是,「劍閣」一詞的由來,在史料中卻有較為明確的記載:「劍閣」,是由山名「劍山」與入蜀的通道「閣道」結合而來。

據酈道元的《水經注》載,劍山自東向西綿延數十里,山勢峰巒起伏,絕壁林立,劍山正中有一斷隔,猶如被刀削斧劈一般,故又有大、小劍山之分。自秦入蜀的通道金牛道,自斷隔處與閣道相連,故名「劍閣」。又據《史記·高祖本紀》載,「閣道」即「棧道」,在絕壁上鑿洞、嵌入粗木、鋪上木板而成的通道。所以,在《太平寰宇記》中,「劍閣」又被稱為「劍閣道」。雖然叫法不同,但都是指的一個地方「劍閣」,具體位置即如今的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

「劍門關」在劍山的斷隔之間。據《大清一統志》載,諸葛亮主政期間,依托劍山斷隔的地勢,修建了一座關城,名為「劍門關」。而同是清代的《劍州志》卻有不同的意見。該書稱,劍山之間的斷隔,恰好像劍閣谷地的大門一樣,所以,稱之為「劍門關」。雖然記載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諸葛亮在世時,確實在此處修築了一座關城。所以,鍾會受阻的蜀地北「大門」,就是諸葛亮修築的「劍門關」。

劍閣地區的地形分析;

姜維靠著諸葛亮修築的這一扇「大門」,就能抵住曹魏的十餘萬精銳嗎?這跟劍閣地區的險峻地形有著直接的聯繫。

據《讀史方輿紀要》載,從漢中至劍閣,再從劍閣至梓潼的這一段路徑當中,劍閣的地勢最高,等於說是中間高兩頭低的地形,而從梓潼北至成都之間的地域逐漸開闊且平坦。所以,劍閣是蜀漢集團最後的一道防禦屏障,過了梓潼之後便再也沒有險關可守,成都的大門已然大開。由此可以得知,如此重要的地區,必定是蜀軍重兵防禦的首要之地。

其次,據清雍正年間的《劍州志》載,劍閣地區除了劍門關之外,僅剩四個小關口可以出入,每條關口之前只有一條俯斜、曲折且綿長的小道。相關學者實地考察時發現,站在關口向下看都會感覺到眩暈,別說在古代沒有強大科技的支撐下,僅靠人力、雲梯這樣的簡單裝備仰攻作戰,更是難上加難。

「劍門關」依托兩邊劍山高聳如雲的絕壁,加上厚重的城牆,以及關前狹窄、曲折的俯斜道,別說曹魏的十餘萬大軍,就是再多的人,無法鋪開全面進攻,且在進攻位置上又不佔據優勢,受阻於此是必定的結果。這也證明了,諸葛亮在劍閣修建劍門關,既是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也是具有長遠戰略目光的一種體現,在攻佔漢中地區時,已經為蜀漢的權力中心又設下了一道重要屏障。

鄧艾一招化解「危局」;

鍾會在劍門關久攻不克之後,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期間還派部將致書給大將軍司馬昭,意圖退兵,日後再做打算。而在此時,鄧艾毛遂自薦,懇請鍾會在關前繼續吸引蜀軍的注意力,自己率部從陰平進入煙瘴叢生的無人區,自「陰平斜道」繞過了劍閣地區,戰涪縣、攻綿竹、進成都,從而瓦解了蜀漢集團的整條防線。關於鄧艾的這次迂迴奇襲,我在前篇《陰平道考辨》中已有介紹,故本文中不再贅述。

諸葛亮費盡心機在廣元修築的「大門」,確實抵擋住了曹魏大軍南下的意圖。但是,卻因為姜維後期的戰略轉變,以及鄧艾的一招奇襲給化為烏有,這一結果著實令人感到惋惜。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