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變指的是什麼?諸葛亮為何不等到那時在北伐?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天下有變指的是什麼?諸葛亮為何不等到那時在北伐?

今天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諸葛亮為何不等到「天下有變」的時候,再北伐曹魏呢?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諸葛亮北伐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了匡扶漢室,一統天下,從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後兵出漢中,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歷經7年。諸葛亮五次北伐可分為:兩次大型全面戰爭(第一次北伐,第五次北伐);一次中型區域戰爭(第四次北伐);兩次小型局部戰爭(第二次北伐,第三次北伐)。數次北伐卻戰果寥寥,諸葛亮卻只能堅持,不止是因為自己匡扶漢室的願望,還因劉備的期望,這份期望一直伴隨他到最後一次北伐,最後病逝於五丈原,終年54歲。

對於諸葛亮來說,是在公元228年開始北伐曹魏的。彼時,曹魏內部並沒有發生較大的內亂,也即這和《隆中對》中強調的「天下有變」不相符合。在《隆中對》中,諸葛亮曾表示:「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那麼,問題來了,諸葛亮為何不等到「天下有變」的時候,再北伐曹魏呢?

首先,在《隆中對》中,諸葛亮對劉備表示:將軍既是皇室的後代,而且聲望很高,聞名天下,廣泛地羅致英雄,思慕賢才,如饑似渴,如果能佔據荊州、益州,守住險要的地方,聯合孫權等勢力;一旦天下形勢發生了變化,就派一員上將率領荊州的軍隊直指南陽、洛陽一帶,將軍您親自率領益州的軍隊從秦川出擊,老百姓誰敢不用竹籃盛著飯食,用壺裝著酒來歡迎將軍您呢?如果真能這樣做,那麼稱霸的事業就可以成功,漢室天下就可以復興了。因此,非常明顯的是,諸葛亮原本認為應該等到天下有變的時候,再進攻曹魏。不過,實際的情況是諸葛亮沒有真的等待這樣的機會,就先後五次進攻曹魏。究其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

一方面,對於曹魏來說,最大的內亂,應該是高平陵之變的爆發。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了高平陵之變,除掉了大將軍曹爽,從而篡奪了曹魏大權。在此基礎上,司馬懿的篡權行為,引起了曹魏勢力的反抗,從而爆發了淮南三叛,這成為三國時期規模最大的內亂了。不過,諸葛亮已經在公元234年病逝了,自然等不到這樣的機會。當然,對於諸葛亮來說,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的病逝,確實是一個北伐中原的機會。

但是,諸葛亮南征一般指諸葛亮平南中戰爭。諸葛亮南征,又稱南中平定戰;是225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了平定叛亂而對南中部落發動的一場戰爭。因為剛剛在公元225年征討了南中孟獲等勢力。所以,為了避免連年興師動眾,諸葛亮無法在公元226年,也即曹丕去世的時候進攻曹魏。當然,對於諸葛亮來說,從公元227年就開始準備北伐中原了。在經過一年時間的準備後,蜀漢在公元228年正式對曹魏發起了進攻。

另一方面,因為關羽大意失荊州,諸葛亮的《隆中對》已經失去了實施的基礎了,這促使諸葛亮不願意等待天下有變的機會了。在《隆中對》中,諸葛亮認為北伐曹魏的話,需要具備兩個前提條件,一個就是佔據了荊州和益州這兩個州,二是最好等到曹魏自己發生內亂,這樣裡應外合,顯然容易增加北伐中原的勝算。不過,在公元219年,鎮守荊州的關羽發動了襄樊之戰。雖然關羽初期取得了不錯的戰果,但是,在孫權、曹操兩大勢力的夾擊之下,關羽兵敗麥城,不僅自己被殺,也讓蜀漢徹底丟掉了荊州的郡縣。

在關羽大意失荊州後,蜀漢只有益州這一州之地了。所以,計劃趕不上變化,諸葛亮已經無法繼續執行《隆中對》了。對於諸葛亮來說,不能繼續等待下去了,特別是在平定南中地區的叛亂之後,諸葛亮必須主動進攻強大的曹魏了。對此,在筆者看來,自從曹魏皇帝曹睿同意大臣孫資的建議,對蜀國採取據守要塞,大力恢復魏國實力。諸葛亮已經意識到,如果讓曹魏有時間發展國力,那麼漢魏兩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在關羽大意失荊州和夷陵之戰後,蜀漢不僅只有益州這一州之地,還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局面,也即伴隨著劉備、關羽、張飛、馬超、黃忠等人的去世,蜀漢不僅需要應付強大的益州本地士族,還難以縮小自身和曹魏之間的巨大實力差距。

彼時,東漢劃分的十三個州,差不多有九個州被曹魏佔據了。一旦等到曹魏國力強大,蜀國只能坐以待斃。只有出蜀,佔領雍州、涼州,一來可以獲得秦川駿馬,組織騎兵、二來作戰之時有迂迴空間,發動大規模作戰、三來可以大大削弱曹魏大軍的實力。對於當時的蜀漢,不能坐以待斃,只能選擇頻繁進攻曹魏,也即雖然曹魏沒有發生什麼內亂,但是,在諸葛亮看來,只要自己多次進攻曹魏,說不定可以讓曹魏內部發生叛亂,從而獲得扭轉乾坤的機會。

最後,對於蜀漢來說,山峻之險無疑是一道天然的屏障。這有相對,曹魏攻不進來,但蜀漢也殺不出去。因此,這意味著蜀漢獲得不了益州之外的人才、資源等。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的時候,由於魏國事先毫無防備,突聞諸葛亮率大軍殺來,導致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無力抵抗,天水、南安太守甚至棄守城向東逃竄,魏國天水守將姜維、梁緒、尹賞、上官雝等投降諸葛亮,雍州刺史郭淮則退往上邽固守待援。頃刻間隴右五郡(隴西、南安、天水、廣魏和安定)有三郡投降了諸葛亮,僅有廣魏郡和隴西郡拒不投降。隴西郡太守游楚堅決抵抗。

在這場戰役中,諸葛亮從曹魏手中招攬了姜維等人才,這無疑有助於增強蜀漢的人才儲備。並且,雖然因為馬謖失守街亭,諸葛亮被迫撤軍。不過,在撤軍的時候,諸葛亮還是從曹魏的郡縣之中遷移了一部分人口,以此充實蜀漢的漢中之地。

在漢末三國時期,各個諸侯競爭的核心,無非就是人口和地盤。對於人口有限的蜀漢來說,能夠從曹魏遷移人口,同樣是增強自身實力的重要途徑。從這一角度來看,雖然沒能等到天下有變的機會,但是,諸葛亮只要堅持北伐曹魏,還是可以有所收穫的,不僅可以消耗曹魏的整體實力,也能延長蜀漢的生存時間。況且,量變往往可以引髮質變,諸葛亮長期北伐中原,促使曹魏損失了張郃等將領,為司馬懿執掌兵權,乃至於發起兵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只是,非常遺憾的是,等到真正天下有變,也即曹魏爆發高平陵之變等內亂的時候,姜維等人沒能抓住機會,扭轉蜀漢和曹魏之間的實力差距。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