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桓是什麼人?殲滅關羽五千兵馬,擋住劉備數萬大軍圍攻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孫桓是什麼人?殲滅關羽五千兵馬,擋住劉備數萬大軍圍攻

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孫桓是什麼人,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瞭解。

本期的三國戰爭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八十二回,發生在夷陵之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謝旌、朱然和吳班。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

與蜀漢大軍的首戰失利後,孫桓不甘心失敗,與第二天發動搦戰。關興一馬當先,與孫桓單挑。經過三十多個回合的較量,孫桓氣力不支,拍馬而逃。張苞率部追擊,斬殺吳軍將領謝旌。沒過一會兒,關興又將敵將生擒。

兩度敗給蜀軍,令孫桓再也不敢發動進攻,只得派人向孫權求援。此時,蜀軍將領張南、馮習對吳班表示,可以趁著吳軍士氣低落,向吳軍營寨發動偷襲。最終,吳班決定先派人到朱然軍中詐降,利用朱然出兵之際發動奇襲。

吳班的計策果然成功,朱然輕信了降卒的言語,派人前去通知孫桓,但使者卻在半路被蜀軍截殺。此時,部將崔禹提醒朱然,降卒之言未必可信,應該一邊繼續堅守營寨,一邊派人增援孫桓。朱然依言而行,命崔禹率一萬兵馬前去增援。

崔禹出發不久,馮習和張南按照原定計劃向孫桓營寨發動奇襲。孫桓猝不及防,傷亡慘重,只得奪路而逃。與此同時,前來增援的崔禹所部也中了蜀軍的埋伏。張苞一馬當先,與崔禹單挑。僅僅一個回合,張苞便將崔禹活捉。隨後,蜀軍發動總攻,重創朱然,吳軍只得倉皇逃往夷陵。

小說中提到的蜀軍先鋒吳班、馮習等人與吳軍將領孫桓及朱然的交鋒,在歷史上真實存在。據《三國誌‧朱然傳》載,劉備派兵進攻宜都時,朱然奉命率領五千兵馬進行阻擊。不過,此時劉備大軍不但兵力兵力優勢明顯,且士氣正盛,朱然這五千兵馬很快便遭遇失利,不得不轉入防禦。

至於孫桓與蜀軍的較量,結果更慘。《三國誌‧陸遜傳》載,孫桓率部在夷道抵禦劉備。結果陷入劉備大軍的重重圍困,只得向陸遜求援。《三國誌‧宗室傳》稱:「備軍眾甚盛,彌山盈谷。」可見在夷道之戰中,劉備也佔有兵力上的絕對優勢。孫桓雙拳難敵四手,向陸遜求援亦在情理之中。

按照《三國誌》的記載,孫桓派人向陸遜求援,卻遭到了陸遜的拒絕。陸遜給出的理由是:「安東得士眾心,城牢糧足,無可憂也。待吾計展,欲不救安東,安東自解。」意思是說儘管孫桓兵力上不佔優勢,但城防堅固,城內糧草充足,足以抵擋劉備的攻勢。也正是因為陸遜的這一決策,令孫桓鎮守的夷道城遭到了劉備長達數月的圍攻。

提到孫桓這員東吳將領,可謂是漢末三國將領中的一員少年英雄。此人本是孫權的族子,二十歲時便因在荊zhou一役中殲滅關羽的五千兵馬而一戰成名,被晉陞為安東中郎將一職。

夷陵之戰爆發時,年僅二十四歲的孫桓被委以重任,鎮守戰略要地夷道城,以數千之眾擋住了蜀漢數萬大軍的瘋狂進攻。在夷陵之戰後期,陸遜火燒連營,孫桓率部發動反擊,目標直指劉備,令劉備多次遇險,差一點就被孫桓活捉。劉備曾經哀歎道:「吾昔初至京城,桓尚小兒,而今迫孤乃至此也!」只可惜這位少年英雄在此戰結束後的第二年,在修建長江防線的橫江塢時,英年早逝,年僅二十五歲。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