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孫劉聯合抗曹大敗曹軍會引發什麼樣的問題?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國孫劉聯合抗曹大敗曹軍會引發什麼樣的問題?

說曹操命不該絕,完全站在無形無跡的立場來看。若是採取有形有跡的觀點,那就是這個時候,還不能讓曹操死掉。因為在這種曹軍慘敗,孫吳得意洋洋的關鍵時刻,讓曹操就這樣死在關羽手中。曹操的部屬一定把矛頭對準劉備,說不定和孫權聯合起來,劉備就完了。 站在劉備的立場,絕對不能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殺死曹操。孔明故意不派趙雲或張飛去守華容道,便是落在這兩位大將手中,曹操非死不可,那就不妙了。

曹操在關羽得知劉備下落,堅決要離他而去的時候,心裡也著實掙扎了一陣子。他反覆思索,不讓關羽離開,以關羽的神勇,簡直做不到。讓他離開,又實在不甘心情願。所以他避不見面,故意不發給通行證。使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欠下很深重的人情。最後才指派張遼勸退夏候惇,做一個大人情給關羽。曹操何嘗不知道,按照這種情況發展下去,難免有一天栽在關羽手中。所以趁早讓關羽欠下一大堆人情,將來必要時,說不定救自己一命。曹操和孔明,對關羽都十分瞭解。可以說兩人合演一出華容道大戲,使關羽有情有義地表現一番。

關羽當然要放走曹操,否則大家對他的忠義,就不會那麼推崇。對劉備忠心,是一回事。 還曹操人情,也是合乎義理的表現。何況關羽一刀砍下曹操的首級,接下去孔明必須承擔劉備敗亡的重大責任。《 三國演義》,勢必提早結束。劉備的壯志,孔明下山,都毫無意義。無論有形跡、無形跡,關羽這一次放走曹操,都合乎道義。

孫權和劉備聯手,前者是被動的,後者才出於主動。被動的人,往往走一步算一步,缺乏長遠的計劃,也沒有周全的盤算。主動的人,才會自動地全心全意投入。不但看長遠,而且很周全。赤壁之役結束,周瑜收軍點將,正準備熱烈慶功。劉備這邊,已經依據早先的計劃。一方面和孫吳的特使魯肅說三道四,拖延時間,並且分散周瑜的注意力。一方面指派趙雲攻取南郡、張飛襲取荊州。關羽也取得了襄陽。氣得周瑜大叫一聲,金淚迸發。誓言必殺孔明,以消心中怨氣。他不檢討自己,為什麼不早做打算?現在只認倒霉,碰到諸葛亮這號人物。卻怎樣也不能認輸,因為關係到東吳的命脈。

大凡戰後的戰利品分配,都會引起某種程度的爭執。周瑜認為東吳用計策、損兵馬、費錢糧,劉備卻圖現成,豈不可恨?於是派魯肅前往荊州,與孔明理論。魯肅開門見山,說曹操百萬雄師南下,目的在攻打劉備。幸得東吳殺退曹兵,救了劉備。所有荊州九郡,理應歸東吳管轄。劉備怎麼可以使用詭計,搶奪荊、襄?東吳出錢出力,劉備卻安受其利,怎麼也說不過去。孔明則辯稱荊、襄九郡,原本是劉表的基業,與東吳毫無關係。劉備是劉表的弟弟,劉表傳給他的兒子劉琦,由劉備這位叔叔代為輔助,取回荊州,當然合情合理。魯肅責問公子何在?想不到孔明叫人把劉琦從屏風後面扶出來,向魯肅抱歉生病不方便施禮。魯肅這位老實人,一時想不出辦法。過了一會兒,才想出「公子若不在,便如何?」這一句話。孔明說:「公子在一日,守一日;若不在,別有商議。」他和魯肅打過好幾次交道,認為魯肅好說話,所以不太在意,打算用「拖」字訣來應付。

想不到魯肅忽然間機靈起來,大概是多次和孔明交手,所累積的經驗,使他有了可貴的 靈感:「若公子不在,須將城池還我東吳。」孔明還是順著他的意見:「子敬之言是也!」我們認為魯肅和孔明都是水鏡集團的一份子,便是看出魯肅和孔明一樣,都胸懷北定中原的大志。魯肅認為曹操雖托名漢相,實在是漢賊。和周瑜兩人,力勸孫權以江東為基地,與曹操爭天下。孔明則心存漢室,扶助劉備先據有荊、益兩州,然後出師北伐。兩人各為其主,目標卻十分一致。周瑜一心要殺孔明,魯肅幾番勸阻。隆中對策的連吳抗曹,三分天下政策,單靠孔明一人,實在非常困難。要不是有魯肅充分合作,恐怕沒有那麼容易。有「借」才有「還」,魯肅要孔明將還荊州,回東吳後周瑜氣問什麼時候能還?魯肅推說劉琦病重,半年之內必死,到時要向孔明討回荊州,包在他們身上。就這樣造成「借荊州」的事件,以後還有得吵。東

吳自孫策以來,一直想要荊州。如今一下子掉到劉備手裡,當然心有不甘。借荊州只是一種外交辭令,孔明用來安撫魯肅,魯肅用以安撫孫權。但是孫劉的關係,可以說無孫權即無劉備,而無劉備也救不了孫權。雙方都不方便翻臉,這才演變成難解的戲碼。魯肅和孔明配合演出,一直到魯肅去世,這種似借非借的局面,才會改變。而孫劉聯盟,屆時也將出現重大變化。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