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曹丕伐吳,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瞭解。
曹丕認為在夷陵之戰前劉備不會攻打孫權,所以在夷陵之戰中選擇了坐山觀虎鬥,在劉備戰敗後選擇了攻打東吳,這是曹丕在整個戰鬥前、戰鬥中和戰鬥後的態度。曹丕的態度,很大程度上來自於魏朝的主流態度。
夷陵之戰,劉備軍幾乎全軍覆沒,留守江北的黃權因被吳軍截斷後路,率領一萬將士投降曹魏,劉備逃回永安,蜀漢境內僅剩益州一地,常備軍不足十萬,且由於戰敗,士氣低落,國內反動勢力林立,從常理來看,只要曹丕選擇進攻蜀漢,蜀漢滅亡幾乎近在咫尺,明明可以吃到嘴的肥肉,曹丕為什麼不吃?
自從關羽失去荊州之後,孫權佔據了原本屬於劉備的荊州三郡,至此,荊州七郡除了南陽郡之外,全部被孫權佔據,孫權也成為了三國中僅次於曹魏的第二大勢力,實力是蜀漢的兩倍。
從戰略上講,曹魏多了一個敵人,曹魏周圍的蜀漢政權、東吳政權、遼東公孫氏政權,以及西北的匈奴人、烏桓人和鮮卑人也虎視眈眈,對曹魏威脅最大的是東吳,其實是蜀漢、遼東公孫氏再來,最後是西北的匈奴人、烏桓人和鮮卑人。
本著戰略上不能同時發動兩場戰爭的原則來看,曹魏只能在一個方向上進行戰略進攻,如果曹魏選擇進攻蜀漢,那麼曹魏以南的東吳政權很有可能會趁虛而入攻擊自己,但是如果曹魏選擇進攻東吳,此時的蜀漢沒有對外戰爭的能力,所以無法在背後威脅曹魏,相對而言,曹魏進攻東吳的戰略威脅最小。
所以,蜀吳是曹魏政權的既定戰略,曹丕不可能輕易改變國策,去攻打蜀漢。
看地圖就知道,關羽失去荊州後,曹魏與蜀國接壤進入漢中到關中八百里秦川之地再到荊州上庸縣與益州巴郡交界處,曹魏若想進攻蜀漢,就得把荊州戰區中部和合肥東部的大量兵力調往關中地區。
換句話說,也就是把今天駐紮在安徽、江蘇、河南、湖北一帶的軍隊調到陝西,然後再用大軍通過八百里難於上青天的蜀道進入漢中,才能攻下蜀漢,曹魏將士不僅要穿越數千公里的道路,而且這種大規模的調動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實現的。
另外,從關中和雍涼一線南下攻打蜀漢,無論是大軍行軍,還是糧食運輸,抑或是補給物資供應,都僅限於當地的道路情況,從關中到漢中只有五條路可走,而且大部分的路都是建在懸崖絕壁上的棧道,當時曹真在子午谷伐蜀一個月還沒有來到漢中,他就因為天氣原因被迫撤退,由於道路難行,天氣多變,曹真和兒子曹爽伐蜀,也以失敗告終。
蜀漢實力較弱,當時的漢中是由大將魏延防守,蜀漢可以利用天險,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並不強,軍隊足夠能夠進攻,如果曹魏集中一半以上的兵力攻打蜀漢,萬一因為道路原因或者天氣原因失敗,曹魏將面臨極大的風險,東吳很可能會進攻,到時候,曹魏想救都救不了,再從關中前線撤出荊州或合肥,還有幾千公里,實在是勞民傷財,得不償失。
相反,曹魏和東吳本來就在邊境上,兩國的邊界大致就是長江,曹魏如果想要對抗東吳政權,相對來說非常簡單,只需要造一艘船,不需要大規模調動軍隊,不需要大規模運輸糧食,即便曹魏和東吳開戰,蜀漢想要對抗曹魏關中地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蜀漢還要穿越八百里秦川,難度也很大。
所以,曹丕在夷陵之戰後,選擇進攻東吳政權,要比進攻蜀漢政權容易得多,時間更短,作戰更容易,也無需大規模調動軍隊,誰會選擇進攻東吳。
從戰略上分析,曹魏選擇攻打東吳也是正確的戰略,而早在夷陵之戰時,劉奭就建議曹丕聯合劉備對付孫權,很顯然劉恆的建議是正確的。
因為劉備攻打孫權的意圖,遠遠強於孫權攻打劉備的意圖,關羽被孫權下令殺掉,荊州三郡被孫權竊取,劉備對孫權恨得牙癢癢,趙雲勸劉備不要伐吳,劉備不聽,而蜀漢朝廷在荊州人中佔據絕對優勢,都主張奪回荊州。
所以,蜀漢為奪回荊州之勢,在夷陵之戰期間,曹丕選擇了作壁上觀,就是為了讓蜀漢和東吳在雙雙失利之後,再坐視不管,但是,夷陵之戰劉備輸得太突然了,幾乎是一瞬間的事情,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劉備從戰敗到狼狽逃回永安,曹丕雖然時刻準備著搶掠戰利品,顯然也沒想這麼快就動夷陵一役,劉備一回永安,曹丕想攻劉備也打不著,只能打孫權。
所以最後的事態發展證實了劉恆之前的建議是正確的,曹丕應該在戰略上聯合劉備一起圍攻孫權是正確的,因為孫權的實力在吞併荊州之後開始變得強大,雖然孫權對曹丕矢口否認,但實際上孫權只是在忽悠曹丕,曹丕不可能坐視孫權強大,如果讓孫權吞併蜀漢,天下將變成南北朝的劃江而過,這顯然不是曹丕想看到的。
夷陵之戰後期,東吳也表現出了想要吞併蜀漢的意圖,東吳軍陳兵與永安一河之隔的巫山、秭歸一線,準備繼續向西推進,只是由於趙雲援兵的到來再加上劉備潰兵逃回永安,使得永安蜀軍接近兩萬人,但最重要的是北面的曹丕虎視眈眈地看著東吳,如果東吳想要進攻蜀漢,這將是東吳的災難。
所以,曹丕想了想雲,似乎看了看,發現只有東吳孫權才能進攻,蜀漢實在是打得太遠了,所以選擇了進攻東吳而不是蜀漢。請選中你要保存的內容,粘貼到此文本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