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于于禁的記載到底是什麼樣的 歷史上的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有關于于禁的記載到底是什麼樣的 歷史上的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那我們的主人公於禁究竟有怎樣的故事呢?

於禁,字文則,泰山鉅平人。本為鮑信部將,後投降曹操,在宛城張繡之亂時,因斬殺不守軍紀的青州兵,並修築壁壘抵抗叛軍,被曹操稱為世之良將。奈何於禁晚節不報,在襄樊之戰中,被關羽擊敗後,選擇了投降關羽。陳壽所著的《三國誌》裡對于于禁有以下記載:

跟隨曹操,平定四方。中平四年,於禁被鮑信招募到麾下討伐黃巾軍,初平三年,鮑信和於禁等人迎曹操領兗州牧,於禁被封為都伯,隸屬於將軍王朗。王朗成為了於禁的伯樂,他向曹操推薦於禁,說於禁有將軍之才,可以重用。曹操召見了於禁,拜其為軍司馬。在討伐黃巾軍的戰鬥中,面對夜襲曹營的黃巾軍,於禁鎮定自若,斬殺其頭領,迫使其全部繳械投降。同年在跟隨曹操征討袁術的戰鬥中,連斬袁術手下的四員大將。

官渡交兵,振奮軍心。建安五年,劉備在徐州作亂,曹操親自率軍討伐,令於禁堅守營盤,袁紹不能攻克。於禁隨後主動出擊,攻打袁紹側翼的營寨,與樂進率兵五千渡河攻取了嘉縣,斬首招降千餘人,並招降了袁紹的將領何茂、王摩等二十餘人。 隨後曹操派於禁進駐原武,攻克了袁紹在杜氏津的營寨。曹操於袁紹在官渡對峙,袁紹命令人向曹操大營裡射箭,曹操的兵卒多有死傷。於禁督守土山,組織士兵反擊,鼓舞了士氣,穩定了軍心。

不念舊情,不忘君規。建安十一年,昌豨投降曹操後又反叛,曹操命於禁前去討伐,昌豨不是於禁的對手,想到自己和於禁是舊相識,就向於禁投降。眾將都以為於禁會念在舊相識的份上,放昌豨一馬,或者交給曹操處置。 可於禁說:「你們難道忘記了曹公的軍令了嗎?被大軍圍困之後投降的人,不能赦免他們的罪行。」於禁又說道:「我和昌豨儘管是舊相識,但不能因此不執行曹公的命令,遵守曹公的規律,如果那樣做的話就是失節。」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