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邑最多的三國著名將領!鄧艾速勝之後的速敗的原因是什麼?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食邑最多的三國著名將領!鄧艾速勝之後的速敗的原因是什麼?

食邑最多的三國著名將領!鄧艾速勝之後的速敗的原因是什麼?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食邑,直白地講,是朝廷封給宗親和高官的俸祿,可以世襲。

爵位越高,功勞越大,食邑越多。

在三國,誰的食邑最多?

鄧艾。他前前後後的食邑,加起來高達26600戶。

當然,公元216年,曹操被封魏王,食邑30000戶。公元251年,司馬懿食邑50000戶。

鄧艾,和帝王一脈的曹操、司馬懿不能比。

26600戶的食邑,足以讓曹魏早期的五子良將蒙羞,他們5個人的食邑,加起來也不如鄧艾一人。

這也足以見得鄧艾的功勞之高。

他的功勞,大部分在於滅蜀。

鄧艾,生於公元197年,死於公元264年。小時候是個放牛娃,愛學習,有大志,因為有才學,當上管理屯田的小官吏。

他的第一個貴人,是司馬懿。

兩人相遇的時間,應該在235年之後,司馬懿已經高居太尉。

司馬懿非常賞識鄧艾的才能,徵召他為太尉府的掾屬,後升任尚書郎。

公元240年,鄧艾交出他人生第一份大調研報告——《關於在淮南淮北大興水利屯兵開田的報告》

報告有理有據,軍務政務考慮齊全。

司馬懿閱後,心頭大爽,批復一個字「干」。

魏國的東南區域,從此富足強盛。

從公元243年起,鄧艾介入軍事,任南安太守,參征西軍事。

後來,陞遷當城陽太守、汝南太守。

公元253年,鄧艾任兗州刺史,加振威將軍,成為魏國的高級官員。

但是,因為靠司馬懿的青睞才步入政壇,鄧艾始終是司馬家的人。

公元255年,協助司馬師,平定毋丘儉和文欽的叛亂。

兩年後,鄧艾因戰功升為征西將軍,食邑6600戶。

公元262年,大將軍司馬昭決定滅蜀。

第二年八月,魏國分三路伐蜀,鄧艾一路、鍾會一路、雍州刺史諸葛緒一路。

鄧艾是征西將軍,鍾會是鎮西將軍,諸葛緒只是位刺史,鄧艾的級別最高。

鍾會生於225年,比鄧艾小28歲。

但是,鍾會深受司馬昭賞識,卻統率10萬多人馬,而鄧艾和諸葛緒各統率3萬。

與此同時,司馬昭派出監軍衛瓘,監督鄧艾和鍾會的軍事行動。

鄧艾奇襲成都的事情,大多數人熟悉,不用細講。

應該再提一提的細節,有鄧艾此時已經66歲高齡,有鄧艾在攻打綿竹不利時要斬自己的兒子鄧忠,有鄧艾率軍進成都時沒有發生搶掠,有朝廷下詔讓衛瓘逮捕他時束手就擒……

滅蜀之後,朝廷封鄧艾為太尉,增加封邑2萬戶。

很快,鍾會誣告鄧艾謀反,鄧艾在押往洛陽途中被殺。

此後,司馬炎先後在公元265年和273年下詔,為冤殺的鄧艾平反。

鄧艾之死,固然和鍾會的陰謀算計有關,但根本原因,仍在他自己身上。

他不請求朝廷,擅自分封原蜀國官員官職,任命自己下屬當蜀地各郡太守。

他出言不慎,向原蜀國的官員們誇耀自己的仁義和勇武。

立下大功之後,飄飄然的鄧艾,行為不恭,言語不敬,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

那麼,可以問一個問題:鄧艾有沒有反心?

這個答案應該比較清楚,鄧艾沒有。他的錯誤是沒走正常的程序,有些越權。

再想一個問題:鄧艾怎麼才能避免這場災難?

答案可以在他的人生貴人身上來找。

公元241年,太傅司馬懿因為戰功增加食邑,加起來10000戶。

司馬懿是怎樣做的呢?

他的態度更加謙恭,經常告誡家人說:盛滿者道家之所忌,四時猶有推移,吾何德以堪之。損之又損之,庶可以免乎?

意思是:驕傲自滿,是有道之人的大忌。天時還有春夏秋冬的變換,我何德何能,能夠長久不變呢。最好的方法是損之又損,思謙思退,也許才能避免災禍吧?

鄧艾學會了司馬懿的理政和統軍才能,但沒有掌握他的守身之道——謙退。

謙退二字,也是最大的情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