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攻取荊州後,城中百姓為什仫不抵抗?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呂蒙攻取荊州後,城中百姓為什仫不抵抗?

說到呂蒙,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

眾所周知,三國時期可以說是歷史上戰亂最為頻繁的一段時期,在這一時期,亂世出英雄這句話可以說是完美的體現了出來。說起三國時期的呂姓著名將領,大家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呂布這一傳奇人物。但是今天我們要說的,卻是另一位呂姓著名將領呂蒙的故事。說起呂蒙,筆者倒想起來一個成語,就是存恤耆老,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呢?字面意思就是慰問和幫助老人。為什麼這個詞會和呂蒙聯繫在一起呢?下面筆者就給大家一一道來。話說有一日,呂蒙帶領軍隊攻打南郡,隨後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佔據了這所城池。來到城中,發現許多百姓都是關羽及其部下的家屬,於是就下令讓自己的將士,不得侵擾城中百姓的生活。

更不能搶奪百姓的財物,這一命令讓百姓對呂蒙感激不盡。但是此時有一名呂蒙的同鄉,也是呂蒙的部下,為了遮蔽自己的鎧甲,就順手拿了一戶百姓家的斗笠。呂蒙在知道之後,認為他違反軍令,不顧其他將士的阻攔,含淚斬掉了此人,簡直就是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翻版。至此之後,軍隊中的人看到路上掉落的東西,都沒有人去撿,呂蒙在軍中的威信空前高漲。戰亂年代,最常見的就是因為戰亂而無家可歸的人,呂蒙在行軍途中,只要遇見無家可歸的老人,都會讓將士上前去詢問,是否需要幫助。

如果老人得了病,呂蒙就會讓隨行的軍醫去幫老人醫治,在當時藥物缺乏的情況下,更是給老人留下足夠的草藥,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免費看病給藥。碰到飢寒交迫的人就給衣服送糧食。於是《三國誌》的作者陳壽,就創造了存恤耆老這個成語來形容呂蒙,這個成語可以說是為呂蒙量身打造的了。在三國時期有一場著名的戰役,就是荊襄之戰,這場戰爭直接決定了當時魏蜀吳三國的疆域版圖。歷史上很多人都對呂蒙攻下荊州城後,城中的將士和百姓不做反抗感到好奇,其實在上面的那段記載中已經說明了原因。

呂蒙的行事風格,在上面的記載中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呂蒙攻取荊州後,城中百姓為何不拚死抵抗?陳壽用4個字揭露答案,這便是「存恤耆老」。在呂蒙拿下荊州之後,部隊進入城中,還是延續之前一貫的風格,對百姓和和氣氣,秋毫不犯。而且對於城中需要幫助的老人,呂蒙更是毫不吝嗇,能幫就幫。因此讓百姓對呂蒙的敵意逐漸降低。當時城中還有關羽及其部下的家屬,所以關羽就派了一個使者,前去查看城中家屬的情況。呂蒙在得知這個消息後,一點都不慌,因為他完全清楚城中百姓對他的態度,以及家屬們的生活情況。戰亂年代,年輕人都去了軍隊建功立業,留在家中的都是孤寡老人,而呂蒙在進城之後,幫助最多的就是老人了。

果然,使者進城後看到的是百姓的安居樂業,聽到的都是對呂蒙的稱讚,而且關羽及其部下的家屬,很大一部分都受到了呂蒙的幫助,生活安逸。使者在回到部隊後,將這一情況如實告知了將士們,將士在得知自己的家屬情況後,都感覺到了一絲慚愧。畢竟兩軍敵對,呂蒙還如此對待自己的親屬,實乃大善之人啊。於是戰場之上,將士們已不忍戰鬥,使得一方兵將喪失了戰鬥力,再好的將軍怕也是取得不了勝利。筆者認為,雖然關羽是三國時期著名將領,但他面對這種情況也是無計可施,因為他敗給了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呂蒙也可以稱得上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