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一生眼光卓越,他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魯肅一生眼光卓越,他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魯肅,荀彧,諸葛亮,可以說是三國並世的偉大戰略家,其餘皆次之。次之,有的是沒有機會,比如荀攸,程昱,賈詡,郭嘉,我認為他們都不次於荀彧。只是因為身份,家世,機遇等原因沒有機會在荀彧的位置上。而有的就是眼光不夠。如,周瑜,呂蒙,周瑜主張兩分天下,可能嗎?天下要麼一統,要麼三分,當時看到這點的只有諸葛亮和魯肅。如果東吳不借江陵給劉備,那就要獨立兩線對抗曹操,襄陽一線,合肥一線,二分兵力,同時還得防備劉備忍不住了捅一刀,就算周瑜能守住,能北上嗎?劉備在後能北上嗎?能入蜀嗎?如果東吳入不了蜀,那劉璋絕對早晚投降曹操。

就算東吳入了蜀,到時候從兩線,變成了三線,漢代南北巨大的人口差距,軍備上就可以直接拖垮南方。如果守不住蜀那就相當於守不住長江,最後東吳滅亡也正是司馬氏從蜀地順江而下攻破建業。借江陵與劉備恰恰證明了魯肅超一流的戰略眼光,一切都在魯肅的計算中。借江陵給劉備實際就是讓劉備去取益州,替江東守住長江上游。因為魯肅清楚的知道,荊州,益州只有劉備能取,孫權取不了,答案很簡單,諸葛亮管這叫中取人和,說白了就是都姓劉,抓住了一個準確政治方向。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備復興漢室,實際都是打著漢朝的旗號,只有孫權是裸奔。恰恰荊州,益州皆是宗室為主,且荊州與東吳連年攻罰,雙方已成世仇,佔住很容易守住卻很難,這也就是為什麼赤壁之戰後,劉備能輕鬆平定荊南四郡,而周瑜只能苦戰江陵的原因,荊州的上層寧可投靠當時幾乎無立錐之地的劉備,也不投靠恰如日中天的孫權,就可見一斑。益州能被劉備最終平定也是同樣的道理,用了那麼不光彩的手段還花了兩年時間,如果直接發兵逆江而上取益州結果可想而知。

魯肅就是看清了,看透了才力主借江陵與劉備,翻遍三國誌沒看到劉備取益州時魯肅有什麼言語,因為一切都在他的算中,這就是超一流的戰略眼光。如果魯肅在絕不會在那個時候襲擊關羽,反而會趁關羽牽制曹操時想盡辦法取合肥,兩家共滅曹操,至少把曹操打的過不了黃河,然後才是兩家撕破臉的時候,否則天下大事必不可逆轉。事實證明呂蒙取了江陵全具長江也沒用,不光沒能成為北上的橋頭堡,反而成了防守的漏洞與累贅,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如果呂蒙在關羽兵圍襄陽的時候,率東吳大軍攻打合肥,蜀漢與東吳合力滅曹,則最後在滅曹之後勢必形成蜀漢與東吳爭奪天下的兩國格局,到時候鹿死誰手,尚大有希望。比先斷蜀漢氣勢,然後兩家等死何止好上百倍。呂蒙偷襲關羽,致使漢吳聯盟提前破裂,劉備盡取蜀漢軍馬,志在先滅東吳,東吳命懸一線,幸虧曹丕短視,沒有聽司馬懿的建議,曹魏與蜀漢合力滅吳,讓東吳逃過一劫,從此孫權割據東吳,劉備夢斷荊襄,阻不斷曹魏一統天下的大勢。

呂蒙只能稱為一個有一定軍事能力的著名將領,其政治及戰略素質比魯肅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古時選擇統帥的標準也是以文武全才為優先,其中政治謀略方面的要求更高於軍事能力。諸葛亮的繼位人選蔣琬和費禕就是這個道理。呂蒙是個匹夫,一生除了荊州,看不到別的地方,而魯肅看到了天下,一個戰術家和戰略家的區別。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