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典和張遼都是是曹操非常器重的大將,他們關係如何?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李典和張遼都是是曹操非常器重的大將,他們關係如何?

同樣是曹操非常器重的大將,李典為什麼和張遼關係不好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係,三國網小編告訴你。

五子良將是指三國時期,曹魏勢力的五位將軍,即前將軍張遼、右將軍樂進、安遠將軍於禁、征西車騎將軍張郃以及右將軍徐晃。《三國誌》的作者陳壽撰寫魏書卷十七時,將此五人合傳,敘述諸將生平事跡後評曰:「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因此現代人將其稱之為「五子良將」或「魏五子」。當然,對於曹操來說,除了五子良將,麾下還有不少著名將領,比如許褚、典韋、李典等人。

其中,就李典來說,李典(生卒年不詳),字曼成。山陽郡鉅野縣(今山東巨野)人,居於乘氏縣。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曹魏著名將領。在東漢末年,李典在跟隨曹操之後,從征河北、荊州、西涼等地,屢立戰功。曾在博望坡之戰識破劉備的偽遁之計,救下了夏侯惇、於禁。又參與了逍遙津之戰。李典深明大義,不與人爭功,尊敬儒雅,尊重博學之士,有仁者之風,官至破虜將軍,三十六歲時去世。那麼,問題來了,同樣是曹操非常器重的大將,李典為什麼和張遼關係不好呢?

首先,陳壽在《三國誌》中記載:孫權率眾圍之,遼欲奉教出戰。進、典、遼皆素不睦,遼恐其不從,典慨然曰:「此國家大事,顧君計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義乎!」乃率眾與遼破走權。增邑百戶,並前三百戶。

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曹操率大軍西征漢中,而孫權指揮十萬大軍圍攻合肥,而當時的合肥,大約只有7000人左右的守軍,也即在兵力上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在這場戰役中,張遼打算按照曹操之前制定的方案,與李典一同出城交戰。樂進、李典、張遼平常都互不和睦。特別是李典,更是和張遼之間有舊日的仇怨。張遼擔心李典不從,李典慷慨的說:「這是國家大事,要看你的計策是否好,(如果可行)我怎麼能夠因為私怨而不顧大局呢!」

於是,李典率領部眾與張遼一起打敗了孫權。逍遙津之戰獲勝的消息傳到曹操那裡。曹操拜張遼為征東將軍,並給李典增加封地一百戶。加上以前的封地,李典此時的封地住戶已經達到了三百戶。因此,在逍遙津之戰中,曹操一方之所以能取得勝利,顯然和李典不計前嫌存在一定的關係。對於李典來說,和張遼之間存在舊日的恩怨,也即兩人的關係是比較不和睦的。對此,在筆者看來,同樣是曹操非常器重的武將,李典之所以和張遼之間存在矛盾,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興平元年(194年),曹操率領大軍攻打徐州。在此背景下,留守兗州的張邈、陳宮等反叛,迎接呂布入主兗州,兗州各郡縣紛紛歸附呂布。呂布軍到達乘氏,李氏宗族在李進的領導下,保住了乘氏。於是,曹操派李乾回到乘氏,安撫各縣百姓。彼時,張遼作為呂布的部下,自然也和李典所在的宗族展開了激烈的較量。興平二年(195年)夏季,呂布的別駕薛蘭、治中李封率軍到了鉅野縣,欲招降李典的從父李乾,勸其反叛曹操。李乾不聽從,於是他們把李乾殺害。

曹操派李乾的兒子李整帶領李乾的部隊,和其他將領一起攻打薛蘭、李封。薛蘭、李封被打敗後,李典的從兄李整又跟隨曹操平定兗州的各縣,有戰功,逐漸陞遷。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在東漢末年,曹操和呂布兩大諸侯的較量中,李典所在的家族遭到了重創,特別是李典的從父李乾,更是被呂布斬殺掉。在呂布敗亡之後,張遼歸降了曹操。雖然兩人現在屬於同一個陣營了,但是,一想到從父李乾被殺的事情,李典就氣不打一處來,從而對張遼非常不滿。

對於李典的不滿,張遼自然也是十分清楚的。而就曹操來說,很可能是為了化解兩人的矛盾,這才安排他們一起鎮守合肥這座城池。當然,就後來的情況來看,這兩人也確實在對戰孫權的過程中冰釋前嫌。另一方面,在曹操麾下,張遼是一位降將,而李典則一直跟隨著曹操這位主公。從這一角度來看,李典也可能因此而輕視張遼,進而導致兩人的關係曾經比較緊張。根據《三國誌》等史料的記載,張遼(169年—222年),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著名將領,聶壹的後人。起初,張遼擔任雁門郡吏。又先後跟隨丁原、何進、董卓、呂布,恪盡職守,歷盡坎坷。

呂布敗亡後,張遼歸屬曹操。此後,立下眾多顯赫的功勳。在漢末三國時期,降將不一定會受到輕視,比如在蜀漢五虎上將和曹魏五子良將中,就有不少將領有歸降其他主公的經歷。但是,就張遼來說,則跟隨過多位主公,也即存在多次易主的情況。眾所周知,就呂布這位著名將領,固然非常勇猛,但是,因為多次易主的緣故,呂布在歷史上留下了比較負面的評價。同樣的道理,張遼在歸降曹操之後,也容易遭到曹魏部將的牴觸,尤其是李典,更是對張遼沒有什麼好印象了。

最後,在漢末三國時期,除了張遼之外,還有不少降將也曾遭受了輕視甚至羞辱。比如在曹魏五子良將中,於禁受到曹操稱讚「勝過古代著名將領」。關羽圍攻襄樊時,親率七軍前往救援。全軍覆沒,被收押在南郡。黃初二年(221年)輾轉返還魏國,最終官拜安遠將軍。被曹丕羞辱,慚恚而死,謚號為厲。再比如關羽兵敗被殺後,麋芳的投降舉動也遭致吳人的鄙視。一次,麋芳乘船出行,遇到虞翻的船,麋芳船上的人想要虞翻讓開,向前喊道:「迴避我們將軍的船!」虞翻厲聲說:「失去忠心的人,憑什麼侍奉君主?使人失去兩座城池,卻稱將軍,可以嗎?」麋芳十分慚愧,關上船上的窗讓虞翻先過。

從這一角度來看,張遼在曹魏陣營的處境,自然也不會非常輕鬆。當然,對於張遼這位降將,還是憑藉著戰功證明了自己,並在一定程度化解了他和李典之間的恩怨。在公元215年的逍遙津之戰,李典樂進鎮守合肥,而張遼率領八百將士衝擊東吳十萬大軍,一直衝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下,令東吳軍隊披靡潰敗、聞風喪膽。張遼又率領追兵,大破孫權、甘寧、凌統等人,差點活捉孫權。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張遼止啼」成為流傳千古的典故。對此,在筆者看來,就逍遙津之戰,既是張遼的巔峰,也是李典一生的重要戰役。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