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在覲見曹髦的時候 曹髦為什麼不直接對司馬昭下手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司馬昭在覲見曹髦的時候 曹髦為什麼不直接對司馬昭下手

還不瞭解:曹髦和司馬昭的讀者,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曹髦身為君,司馬昭作為臣子,曹髦為什麼不在覲見時殺掉司馬昭?曹髦心裡有什麼顧忌存在?

說來諷刺,就算是曹髦最後帶著幾百侍衛拚死一搏,都是注定沒有結果的「送死」,而曹髦也因此被稱為「曹家人最後的血性」。

司馬家旺曹,但也克曹,在魏晉之際,這很明顯。

司馬家的大功臣乃是司馬懿,他被曹操壓制,而後又被曹丕、曹叡壓制,要說造反,司馬懿在這三個人的時代,頂多只能當個炮灰,可是曹叡之後的血親斷代,幼帝曹芳給了司馬懿機會,在幹掉了簡直「低能」一般的對手曹爽後,司馬家篡奪江山指日可待。

在司馬懿去世後,司馬師、司馬昭兄弟二人扛起了「謀朝篡位」的大任,本來吧,司馬師要比弟弟卓越太多了,司馬昭後來都經常自愧不如,但誰瞭解司馬師命薄,在經歷了幾次重要的戰爭後,司馬師算是把自己祭獻給了即將誕生的「晉朝」。

司馬師之後,便是那個路人皆知他心的司馬昭,司馬昭接過哥哥的任務,和當年曹操一樣,在謀朝篡位之前該做的事情都做完了,但他也學曹操,就是不登基,也沒有讓皇帝禪讓,只是一直攝政著。

曹魏的墜落在於曹叡的斷代,魏明帝曹叡登基的時候,已經是不小的年歲了,對於曹丕留下的班底,有著很好的掌握,他在位期間,幾乎不可能發生權臣謀朝篡位之事,就連司馬懿,也只是在四大權臣中排第四。

惋惜曹叡無親子,早早便把曹芳接進宮中作為養子,但這只是其一,另外一點致命的弊端就是,曹芳年紀太小,直到曹丕去世,曹芳才年僅八歲(嚴格來說,八歲不到),就是因為曹叡選嗣太晚,導致這個時間點,曹魏失去了主心骨。

司馬懿是幸運的,他通過「命長」來熬,成為了曹芳的顧命大臣,與他一起的還有曹真的兒子曹爽。

在一開始,曹爽是壓制司馬懿的,但也許是壓制過度了,司馬懿有了異心,他開始裝病,裝可憐,來麻痺曹爽,這個時候司馬懿的心裡不僅僅是要除掉曹爽,他還想一舉篡奪曹魏的果實。

於是有了高平陵之變,高平陵之變中,司馬懿、司馬師父子二人在都城的三千死士露出鋒芒,頓時驚得世人不知所以,任誰也想不到,司馬家竟如毒蛇一般,匍匐已久,和曹操那種光明正大奪權相比,司馬家的風采讓人難以恭維。

可這並不阻礙司馬家掌權,除掉了曹爽後,朝堂無人可制司馬懿,司馬懿雖然老了,但司馬師卻青出於藍勝於藍,於是在司馬懿最後的階段裡,司馬家很好地掌控了一切的朝堂權力,這個時候起,司馬家再次將朝堂中人換血,幾乎都成為了司馬家的人。

司馬師時期,曹魏已經有一半改寫為了「司馬魏」。

與此同時,曹芳也漸漸長大了,可他已經錯過了拯救曹魏最好的時期,留給他的,是堪稱不可逆轉的困局,嘉平五年,李豐和張緝的起事被司馬師鎮壓,順勢而為,司馬師以曹芳在位無德為理由,讓曹芳退位為王。

也是這個時候起,迎來了曹髦的時代,這是一個有血性的傀儡的時代。

曹髦乃是曹丕之孫,因為曹叡沒有留下嫡子,於是曹髦算是主脈。

一開始,選擇曹髦,原因就是曹髦的年紀不大,也僅是十幾歲罷了,而且曹髦乃是曹霖的庶子,讓一個庶子繼位,才有著地位上的對沖,如此一來,才起到制衡曹髦的目的。

不過司馬師沒想到的是,這個曹髦,竟然後來表現出差點翻盤的實力。

正元皇帝曹髦,是個文化份子,心性過關,懂得隱忍。

十幾歲進京,即便瞭解是登基為帝,但卻內心明白曹魏勢如水火,需要裝傻充愣,於是面對一眾大臣,曹髦想盡辦法拉攏,時間久了,曹髦也有了一定的效果。

剛剛好也是這個時候,司馬家的「大BOSS」司馬師因病去世,半道上就斷氣了。

司馬家失去了司馬師,這對曹髦來說,是個天大的機會,司馬昭固然強大,但相比司馬師,司馬昭還不至於讓人絕望。

而司馬昭也繼承了司馬家的一切,相比父親和兄長,他要再多走一步,他可以不登基,但一定要做鋪墊。

趁著曹髦勢力單薄,司馬昭依舊在拓展著司馬家的影響力。

其實另一邊的曹髦,表面在「裝傻充愣」、「大方薄智」,實際上在心裡,在私底下,曹髦卻有了不同的準備,甚至他都在司馬家千金買馬骨的誘惑下,培養出了自己的心腹,不管如何,這個十幾歲的少年,其實已經做得很好了。

惋惜被曹髦的時間不多,甘露三年,司馬昭步步緊逼,他看出了曹髦的表裡不一,於是他走上了曹操的老路,他逼著曹髦給他設立封國,並且加九錫,這個時候,司馬昭的地位很高了,明眼人都瞭解,司馬昭就是當年之王莽、曹操之流。

不過這一次司馬昭卻很聰明,他首先拒絕了,決定暫時不那麼徹底架空曹髦,他要做的,就是趁曹髦還年輕,犯下不可挽回的大錯,然後他再一併解決之。

即便是多番面見,曹髦也沒有對司馬昭下手的機會,這是他的無可奈何,身邊幾乎無人可用,都被司馬昭的勢力過濾成了篩子,這整一個曹魏就是大家陪曹家人繼續敷衍下去的遊戲,曹髦內心很絕望。

兩年後,也就是甘露五年,曹髦覺得再不靠自己這些年積累起來的力量拼的一擊,那麼曹家真的就沒有希望了。

司馬家不動如山,權勢滔天,連皇帝都不可撼動,但曹髦不信邪,他要廢掉司馬昭,於是給司馬昭第二次「加九錫」而後又被拒絕之際,曹髦表示,既然你不想當,那麼下次就不給你了。

此舉讓司馬昭一陣愕然,因為拒絕三次才接受,這是自古以來的「禮」,譬如曹丕,就是在獻帝三次禪讓後才登基,改朝換代,這已經成為了常規,司馬昭本來也想走這條路線,但誰瞭解,曹髦忍不住攤牌了,即便有心理準備,司馬昭都沒想到曹髦會如此極端。

不久之後,曹髦還阻止了他的心腹們要架空司馬昭,著名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正是反映了當時司馬昭的囂張,司馬家的可怕,雖然明面上是曹魏,但整個大魏國說是姓司馬,也沒有人不信了。

事情發展到了這裡,曹髦的內心已經無法再隱忍了,一切的隱忍,都是建立在旗鼓相當或者是還有希望追平的基礎上的。

但是曹髦太年輕了,曹芳這一個斷代,令曹魏的忠臣幾乎被司馬家收割,不得不承認,曹髦一個親王庶子,無力回天了。

陽謀不行、陰謀也不行,曹髦放棄了一切智斗的機會,乾脆做出了最終的無可奈何選擇,正面和司馬昭對決,這個正面對決就是,曹髦領著自己的幾百心腹和親軍,一同把司馬昭的人頭拿下,這是最沒有辦法的辦法。

所以最終的局面,才回到了前面所說的,曹髦百般嘗試無果,最後還是帶著信得過的幾百軍士強攻司馬昭。

但即便是如此,曹髦都失敗了,曹髦或許是被出賣了,或許是實力根本不夠,司馬昭他沒殺著,反而被司馬昭找來的替死鬼成濟殺死了。

對於曹髦而言,這未必不是一種解脫,曹家的翻盤太難了,他不行,也不是他這個年齡和底蘊能做到的事情。曹髦死後,司馬昭更加肆無忌憚,雖然他沒有稱帝,但司馬家兩代三人完成了最終的過渡。

於是晉朝取代了魏,以多年前同樣的方式,把這個看似璀璨又暗淡的大地,推向了下一個時代。

那個無可奈何死去的曹髦,也被稱為曹家人最後的血性,寧死勿屈,這是他身為少年天子的最好寫照。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