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郃投曹的原因是什麼?《三國誌》是怎麼記載的?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張郃投曹的原因是什麼?《三國誌》是怎麼記載的?

張郃早先是歸屬袁紹的,官渡之戰被曹洪擊退,隨後投降曹操,被授予授偏將軍。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張郃降曹的原因,本傳記為郭圖進讒,而其他傳記皆無此事,故此考據學家姜宸英和盧弼認為不實,是陳壽為傳主避諱 。此外,《郃傳》袁紹軍先破而後張郃降這一說法就有很大疑點。

《郃傳》、《武帝紀》與《袁紹傳》同出於《三國誌》,在此事上就寫作立場而言,後二者較為可信,而《郃傳》將此順序小有改變,所要掩示的,也正是《武帝紀》與《袁紹傳》沒有掩飾的,張郃降而後袁軍潰,更進一步可以理解為張郃的投降是袁軍崩潰的重要原因。

烏巢被燒,袁紹敗局雖成,然而也應該是餘糧盡軍心散之後的事,事實上卻是在烏巢被燒瞬間,這樣龐大的軍隊頓時土崩瓦解,張郃在此時起了幾乎是關鍵的作用。曹操火燒烏巢之時,「紹但遣輕騎救瓊,而以重兵攻太祖營,不能下」《郃傳》。這裡所領「重兵」的無疑是張郃、高覽,二人的突然投降,使得袁紹的這支「重兵」或降或逃,一下子煙消雲散,受烏巢之火與重兵覆沒的雙重打擊,袁軍才馬上軍心散亂以至崩潰。否則若是袁紹糧盡前全軍死戰,曹操方即使勝利也要付出相當大的傷亡。

人物本傳

《三國誌》中張郃本傳如是記載:紹遣將淳於瓊等督運屯烏巢,太祖自將急擊之。郃說紹曰:「曹公兵精,往必破瓊等;瓊等破,則將軍事去矣,宜急引兵救之。」郭圖曰:「郃計非也。不如攻其本營,勢必還,此為不救而自解也。」郃曰:「曹公營固,攻之必不拔,若瓊等見禽,吾屬盡為虜矣。」紹但遣輕騎救瓊,而以重兵攻太祖營,不能下。太祖果破瓊等,紹軍潰。圖慚,又更譖郃曰:「郃快軍敗,出言不遜。」郃懼,乃歸太祖。

在本傳裡這出完全是郭圖的鍋,駁斥正確主張在前,打小報告在後,傳主張郃完全是個受氣包、小媳婦,活生生被逼良為娼。然而,這齣戲碼遭到了裴松之的實錘:武紀及袁紹傳並雲袁紹使張郃、高覽攻太祖營,郃等聞淳於瓊破,遂來降,紹眾於是大潰。是則緣郃等降而後紹軍壞也。至如此傳,為紹軍先潰,懼郭圖之譖,然後歸太祖,為參錯不同矣。

其他正史

《後漢書·袁紹傳》:紹聞操擊瓊,謂長子譚曰:「就操破瓊,吾拔其營,彼固無所歸矣。」乃使高覽、張合等攻操營,不下。二將聞瓊等敗,遂奔操。於是紹軍驚擾,大潰。非常清楚,刨去張郃本傳,各路權威記載大同小異,都認為張郃投曹的原因是聞淳於瓊等敗,認為袁紹大勢已去,於是火線跳槽,進而導致全軍崩盤。這在亂世中本尋常事,眼光是精準的,本傳甩鍋郭圖,是為傳主諱的習慣性動作,更可能出自家傳口徑。

然而,就此可以斷定張郃本傳純粹是滿口跑火車麼?恐怕未必。

《三國誌·荀攸傳》:太祖自將攻破之,盡斬瓊等。紹將張郃、高覽燒攻櫓降,紹遂棄軍走。郃之來,洪疑不敢受,攸謂洪曰:「郃計不用,怒而來,君何疑?」乃受之。此處明確指出了【郃計不用,怒而來】,易言之,荀攸得知了張郃獻計,袁紹不納一事,也即《張郃傳》的前半截的建策救烏巢很可能屬實。

當然,這裡是【郃計不用,怒而來】,而非【郃受譖,怒而來】,也側面印證了張郃傳後半截的郭圖進讒十九瞎掰。

綜合各傳,事實大致如下:曹操襲擊烏巢,張郃建議援救烏巢,袁紹不納,命令張郃、高覽等攻擊官渡曹操本營,攻擊失利,淳於瓊等戰敗消息傳到前線,張郃、高覽投降,袁紹軍總崩潰。

總之,關於張郃降曹張郃傳寫了半截實話,並不是郭圖進言,而是他自己有想法。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