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三國時期的人名字大多是單字?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為何三國時期的人名字大多是單字?

看看這些人名:曹操、劉備、孫權、周瑜,都是單名,姓和名一共就兩個字。也有三個字的人名,比如諸葛亮、司馬懿等等,那也是因為他們的姓是兩個字的,而名也只有一個字。往前追溯,劉秀以來的東漢諸位皇帝姓名也都是兩個字;往後看,三國統一後的西晉帝王也都是取的單名。不僅是帝王,這段時期,能載入史冊的所有人名也幾乎都是單名。

明代的胡應麟也注意到了這一有趣的現象,他在《少室山房筆叢》中說到:「大抵東漢三國 ,帝王將相皆單名,二名者百中無一。」這一現象一直延續到了東晉。「王羲之」等一批「某某之」式樣的人名的「出現」終於打破了單名的限制。南朝開始之後,君主的名字中也終於出現了二名,各種形式的二名終於見於史書。從東漢到東晉,單名風潮一共持續了三四百年,可謂空前絕後。

那麼,為何東漢魏晉時期的人們不願起兩個字的名?單名現象為何是從東漢開始的?為何又在晉宋之際走向了終結?

    故事還要從孔子他老人家著《春秋》開始講起。

話說孔夫子刪定《春秋》的時候,經常把兩個字的名改成單名。比如說有個人叫仲孫何忌(仲孫是姓氏),孔子便在春秋裡改稱為仲孫忌。孔子為什麼要這樣做,不得而知,因為孔子總是喜歡微言大義,讓人摸不著頭腦。後來就有人來解讀孔子的意圖,這些人被稱作經學家。有個戰國時期的經學家叫公羊高(公羊是姓氏),寫了一部《公羊春秋》,以自己的方式來解讀《春秋》。贊同公羊高說法的人們被稱作是公羊學家。

公羊先生認為孔子把二名改成單名的舉動,背後也是有微言大義的。《公羊傳·定公六年》寫到:「季孫斯、仲孫忌帥師圍運。此仲孫何忌也,曷為謂之仲孫忌?譏二名,二名非禮也。」

原來,在公羊學家看來,二名是「非禮」的。

公羊學家們在西漢一朝影響很大,尤其是在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所獨尊的「儒術」,正是公羊學。這樣一來,「二名非禮」的觀念便日漸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抗拒二名。但是起二名的人也大有人在。比如漢昭帝劉弗陵就是二名,漢宣帝之前的名字劉病已也是二名。在上層社會,二名還是能和單名分庭抗禮的。

這時候,出現了一個改變局勢的重量級大咖——王莽。

   眾所周知,王莽同志是一個瘋狂的復古愛好者,平時不僅喜歡搞井田制,還喜歡折騰名號。儒家認為「名不正則言不順」,王莽好歹也是個大儒,當然重名。於是,西漢的官名被他按照周禮全部改了一遍,全國的地名也不能倖免。至於全國那麼多人名,當然不能親自動手起、動手改,但貴為皇帝的他可以為起名設定規則。很明顯,王莽也信奉公羊學家的主張,認定二名是非禮的。在王莽的嚴令下,全國掀起了一波改名浪潮,甚至連匈奴單于都把二名改成了單名。就這樣,在大復古家王莽的強力推動下,「二名非禮」的觀念從學界的主流觀點升級成了人人皆知的常識。

王莽覆滅之後,新興的東漢政權致力於消除王莽的影響,恢復了西漢的官名和地名,但唯獨「二名非禮」的觀念無法消除。看來,比起行政政令與法律文書,文化這種潛移默化的力量更具持久性。所以東漢魏晉的帝王將相,起的都是單名。

但值得注意的是,從出土的簡牘資料和墓葬碑刻來看,在身份低微的階層中,單名和二名是長期並存的。政府登記的戶籍中記錄的往往是單名,民間自己使用的卻往往是二名。文化水平欠發達的普通老百姓似乎不怎麼理會「二名非禮」這個概念,在報戶口時把二名改成單名,也只是為了應付官府的要求。但是史書都是為帝王將相書寫的,所以這些二名便不見於正史記載。

    被單名支配的全國上層階級的人名到了東晉時期迎來了破局。南渡以後,一種新興的宗教在各個階層中大為流行。這個宗教的名字叫做天師道,日常活動就是服用五石散。還有一個顯著特點,在於其信徒的名字後面要附加一個「之」,有點類似佛教僧侶總要以「釋」為姓。所以我們看到,王羲之、王獻之父子二人名字都帶了一個「之」,也毫不避諱。這種「之」其實是一種虛字,用來表示宗教信仰,實際上是單名的點綴,沒有實際意義。但除了「之」這個後綴的使用外,全國的權貴們依然頑強的堅持著單名的傳統。

到了晉宋之際,東晉的各個門閥世家在權力鬥爭和戰爭中紛紛走向衰敗滅亡,原來的寒門走向了歷史前台。所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一起走向歷史前台的還有長期蟄伏在民間的「二名」。劉義符、王鎮惡、蕭道成、蕭寶卷、陳霸先,這些南朝人物的二名,也折射出了他們先祖並不顯赫的過去。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