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三國大將李典的形象總是讓人頗為欽佩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為何三國大將李典的形象總是讓人頗為欽佩呢?

東吳三世老將程普曾高度評價周瑜:「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這裡著重表明了周瑜為人儒雅、胸懷寬闊,令人有如沐春風之感。漢末三國,不僅是東吳的周瑜有儒將之風,在曹魏,也有一位謙謙君子,陳壽評價其「好學問,貴儒雅,不與諸將爭功。敬賢士大夫,恂恂若不及,軍中稱其長者。」這個人就是李典。

恂恂長者-李典

恂恂,在筆者看來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是溫順、恭謹,做事有章法,第二層則是小心謹慎。

不論是從歷史的眼光,還是從文學的角度,「恂恂」二字對李典的評價都是高度契合。下面筆者就來依次談談自己的看法。

歷史形象——恭謹明理

歷史上的李典,溫順、恭謹,做事冷靜、進退有據,符合「恂恂」的第一層含義。

史載,李典出生於山陽鉅野縣,其伯父李乾是當地的大戶,有雄烈之風。李乾早年跟隨曹操平定黃巾、征討袁術,可謂戰功纍纍。緊接著,在曹操同呂布的對峙中,李乾奉命返回故里召集人手、整備兵馬。當時,呂布的別駕薛蘭和治中李封想暗中策反李乾,但是遭到了李乾的拒絕,於是薛蘭、李封惱羞成怒刺殺掉李乾。李乾之子李整,亦頗具父親的風範,他在李乾離世後果斷重新整備兵馬,和曹操的其他將領一起討伐薛蘭、李封,又一路隨曹操平定兗州,最後升任青州刺史。

可是不久,李整也不幸去世。這時,李典作為宗族的繼任者,便自動接下伯父和兄長的重任,開始帶領眾人繼續為曹操效力。和伯父、兄長的個性不同,魏書記載,李典年少時就十分好學,不喜歡兵戈征戰,而喜歡博覽群書,還專門拜師閱讀《春秋左傳》,這和「有雄氣」的伯父可謂大相逕庭。

因此,曹操對李典另眼相看,不僅讓他接替伯父和兄長帶兵,同時還試著讓李典治理百姓,李典也不負眾望一直從穎陰令做到中郎將最後陞遷為離狐太守。早年李典的經歷可謂坎坷,不僅經歷了漢末天下的動盪,還目睹了家族中兩位重要親人的離世,但是,李典的個性並未因外在的環境而變得狷狹,相反卻反求諸於自己的內心,培養出了「貴尚儒雅」的品性,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圖)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

李典之「恂恂」,不僅表現在他個人的修養上,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他也謙虛謹慎,以國事為重。

曹操初平河北時,李典認為雖然接受了諸多封賞,但自己性格怯懦且功勞微薄,應該帶動更多的族人為國出力,於是主動向曹操請願將自己居於家鄉的宗族遷徙到需要人手的魏郡進行協防。在合肥之戰時,李典更是摒棄了與張遼的私怨(筆者按:張、李之私怨大抵是因為呂布欲策反李乾而其不從,李乾遂遭呂布勢力攻殺,因此身為兗州大戶李氏宗族成員的李典和呂布勢力有殺親之仇,故和呂布舊部張遼結怨。),同心協力,最終以七千人擊破孫權十萬人的圍攻。

歷史評價李典,「義忘私隙,美矣。」 在處理同僚關係上,我們也應當看到,人與人之間或有不和或有意見不同。但是,這些都屬於正常的人際矛盾。如果僅僅以私人間的些許矛盾就一味否認對方,處處掣肘,是非不分,嫉恨他人,那麼如此,氣度未免有些小了。大度者恩怨、公私分明,不以私怨而不明是非。

假使李典氣量狹小,那麼合肥之戰的歷史也許將會改寫。我們佩服張遼長於調度,而更應該欽佩李典的深明大義。和平年代,我們不是更需要李典這樣的人物作為同進退的隊友嗎?

此外,李典亦是能文能武,在戰場上也能夠冷靜分析形勢做出準確的判斷。

曹操攻打袁尚、袁熙時,李典奉命率領親兵從水路運送糧食補給。此時,袁尚派遣魏郡太守高蕃領兵把守水路,糧草難以通行。雖然李典得到了曹操的手令——如果水道不通可以改走陸路。但是李典根據觀察發現,高蕃的兵少而且自恃有地理優勢,這樣對方的士兵必定輕敵沒有好好防備,如果攻擊一定能取勝,同行的程昱也這樣認為。於是,李典率部渡河擊敗了高蕃,確保了水路的暢通。在此戰中,李典還提出了 「苟利國家,專之可也。」即只要有利於國家,在戰場上需要變通,不能拘泥於上級的命令。這種觀點不僅僅強調了要擅於根據客觀的變化調整戰術,還提出了行軍、治軍的準則——那就是要有整體的、長遠的眼光。

同樣的事例還有博望之戰。當時,劉備領兵攻擊葉縣,李典跟隨夏侯惇一起防禦作戰,劉備假裝兵退博望,引誘夏侯惇率軍冒進,李典認為敵人無故撤退,一定有埋伏,南邊的道路狹窄又長滿草木,要小心火攻。但是夏侯惇不聽,結果遭到失敗,幸得李典率領後軍前往救助才不至於慘敗。

文學形象——小心謹慎

關於李典,歷史上的記載並不多,但是我們能夠窺見其恭謹、明理、冷靜的個性。

在後世的小說中,李典的這些品質也被進一步演繹。小說《三國演義》,似乎是借助了「恂恂」的第二層含義,將李典刻畫成了一個小心謹慎的角色,

第三十五回,呂曠、呂翔敗亡,曹仁欲起兵報仇,李典曰:「二將欺敵而亡。今只宜按兵不動,申報丞相,起大兵來征剿,乃為上策。」同時又告誡曹仁「兵法云:『知彼知己,百戰百勝。』某非怯戰,但恐不能必勝耳。」,面對曹仁的斥責和嘲笑,李典也沒有惱羞成怒,仍是盡力輔助曹仁,客觀地提出自己的疑問。

第三十九回,夏侯惇輕敵冒進,李典又指出「欺敵者必敗。南道路狹,山川相逼,樹木叢雜,倘彼用火攻,奈何?」

在四十二回,張飛拆斷長阪橋後,曹操力主追擊,而此時手下諸將僅有李典提出「此恐是諸葛亮之詐謀,不可輕進。」

(圖)李典(生卒年不詳),字曼成,東漢末年著名將領。

諸如此類的記載可見李典在小說中為人謹慎,和文學作品中曹魏大多數將領急功冒進的形象迥然不同。同時在周大荒《反三國演義》中,魏國為蜀國所滅,而李典作為曹魏少數著名將領存活並任曹彰的大丞相,亦可見李典的形象是文武兼修。

不容否認,李典在小說中,和諸多著名將領搭檔過,而且都是以優秀的隊友角色出現,在面對曹魏著名將領曹仁、夏侯惇、張遼,李典不僅能夠很好地相處而且都有能容人的氣度,他不嫉恨同僚對自己的嘲笑、否定,不嫉妒他人的軍功,不害怕下位者超越自己,不因為自己的正確判斷而輕視對手。而更多的是用誠懇的態度打開局面,以不卑不亢的姿態重新與人合作,這樣的人是大度的,也是團隊協作中十分重要的人物。

記載疏忽——年齡之謎

關於李典的生年,根據三國誌記載,是在合肥之戰後,即215年後,那麼根據李典「年三十六」的描述,推斷其生年大致在180年後,有歷史愛好者根據李典初平年間跟隨伯父征討黃巾的記載,認為當時的李典也就十來歲,似乎和歷史所描述的情形不符,因此該年齡記載似有誤。但是,筆者認為《三國誌 李典傳》前文部分主要是介紹了李典伯父李乾、兄長李整的相關情況,也就是說,曹操征黃巾的初平年間,並沒有記載李典「從」其伯父征戰的內容,直到其兄李整擊破薛蘭、李封後,才貌似有李典「從平兗州諸縣」的記載。

而筆者大膽猜想,這裡的「從平兗州諸縣有功,稍遷青州刺史。」仍然是指李典之兄李整,因為青州刺史一職和李典之後擔任的離狐太守相比,似乎品爵更高,依據李典逐步進階的經歷看,似有不妥。

所以,筆者認為李典真正獨立出場的時間是李整逝世後,此處應是記載不清晰導致了眾人將李乾、李整的歷史信息誤認為是李典的相關信息。而李典早年經歷了伯父、兄長相繼逝世的經歷,也許對其英年早逝有一定的影響。

無論是歷史還是文學,李典「恂恂長者」的形象都讓人頗為欽佩,李典身為大將,在和同僚的合作過程中往往是以低調之姿態積極配合,不好大喜功,亦不爭名奪利。他多是以一種坦然、淡定的心態去面對榮辱,既不是消極躲避也不是熱衷名利,而是從容寬仁。這樣的姿態是值得我們學習和思考的。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