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事上較有成就的公孫瓚,在為人方面是怎樣的?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在戰事上較有成就的公孫瓚,在為人方面是怎樣的?

公孫瓚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三國網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在鎮壓了黃巾起義、平了董卓之亂之後,此時的東漢便進入了一個各地軍閥混戰的時期,當時的全國被劃分成了十三個州,混戰遍及全國十二個州,只除了兗州之外。那麼,我們就分別從這十二個州的首領來看看,當時的混戰到了一種什麼樣的情況。今天來講第一位,公孫瓚。

公孫瓚是幽州一帶的軍閥,出生時間不詳,卒於公元199年。公孫瓚雖然出身貴族,但是因為他的母親地位卑賤,因此最開始只是一個小吏,但因為自身相貌、才能較為出眾,也因此得到了涿郡太守的賞識,並且娶到了太守的女兒,之後一點點做到了中郎將的職位,抗擊北方的遊牧民族,驍勇善戰,也因此名震邊疆。

公孫瓚有一個外號,叫做白馬將軍,是因為他喜愛白馬,外出征戰總是騎著白馬,因此被烏桓、鮮卑等外族稱為「白馬將軍」。由於公孫瓚經常與遊牧民族交手,因此深刻意識到擁有一支精銳騎兵是多麼重要,因此,他將一些跟隨他的善射之士組建成了一支輕騎部隊,全部都騎著白色戰馬,這支部隊也被稱為「白馬義從」,也在東漢末年與匈奴的戰爭中獲得了東漢末年第一輕騎的美譽。只可惜這支部隊的輝煌太過短暫,在界橋戰役中被袁紹手下大將麴義給殲滅了。

在與黃巾軍交戰的過程中,公孫瓚僅率步騎兩萬人,兩次大敗黃巾軍,第一次斬首三萬人,第二次死數萬,俘獲七萬餘,另有車甲財物無數。而公孫瓚與劉虞、袁紹的關係因為討伐烏丸、漢獻帝劉協東歸洛陽、堂弟公孫越之死等事件,矛盾也越來越深,並與公孫瓚爭奪冀州,兩方皆有勝負,戰成均勢。

初平四年即公元193年,劉虞想要節制公孫瓚的窮兵黷武,卻惹怒了公孫瓚,反而更加殘暴地掠奪百姓,最終劉虞終於看不下去,起兵攻打公孫瓚。由於劉虞與公孫瓚的理念不同,他不允許士兵騷擾百姓,士兵也不習戰,因此久攻不下,公孫瓚殺入劉虞大營,大敗劉虞,而後將其活捉斬首,得到了整個幽州城,也因此比之前更加驕橫,百姓苦不堪言。

195年,劉虞的部下兵發幽州,要為劉虞報仇,大敗公孫瓚,兩方戰事持續了一年多,最終,袁紹大將麴義因為糧草問題不得不退兵,公孫瓚趁勢出擊,將其打敗。此後,公孫瓚令人挖戰壕,築土丘,屯糧食,疏遠賓客,甚少打仗。然而最終,他寄給兒子公孫續的密信還是被袁紹截獲,將計就計引公孫瓚出城。等公孫瓚發現之後,自知無力回天,引火自焚,首級則被送到了曹操所在的許都。

縱觀公孫瓚的一生,在戰事上可以說還是較有成就,但是為人方面,尤其是對待百姓卻是殘暴掠奪,親小人遠賢臣,自己享樂而不顧他人,這樣的人,終究會得到應有的結局。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